欢迎访问德阳吧

科学

科技部:抓紧推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

科技部:抓紧推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

科学
1月24日下午,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会议要求,就集中力量加快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听取专家意见,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高福参加了会议。会上,浙江大...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3个月后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3个月后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科学
美国卫生官员和科研人员23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观点文章称,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出现以来,医学界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及技术进步可大幅缩短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开发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的候选疫苗有望在3个月后展开人体临床试验。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
钟南山:新型肺炎没有特效药 肯定会人传人

钟南山:新型肺炎没有特效药 肯定会人传人

科学
新的一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病例突然增多,而且出现多地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截至1月20日18时,我国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自从2019年12月30日,网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到现在已经21天,虽然国家卫健委表示,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
俄研发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方法 预计15-20分钟确诊

俄研发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方法 预计15-20分钟确诊

科学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战略规划中心正在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预计仅需15至20分钟即可诊断出该病毒,这种诊断方法可以在机场使用。目前,俄罗斯各大机场正在使用红外成像仪识别发烧旅客,但这一手段无法检测出处于潜伏期的病例。(原标题:俄罗斯研发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方法,预计15-2...
状如水滴、晶莹璀璨 NASA公布2亿光年外星系美照

状如水滴、晶莹璀璨 NASA公布2亿光年外星系美照

科学
美国宇航局(NASA)近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这个类似水滴的明亮物体是名为“NGC 1803”的星系。它距离我们约2亿光年,位于南半天球的星座——绘架座。 “NGC 1803”是1834年由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发现的。NASA官网公布的“NGC 1803”星系照片赫歇尔在天文学中是...
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车 将用于火星探测

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车 将用于火星探测

科学
19日下午,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了总装出厂前的最后一项试验,标志着这台发动机性能达到预定要求,即将转入火箭总装阶段。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王维彬:试车非常成功,再经过一些检查之后就可以送到天津,进入火箭总装阶段,配套今年7月份要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任务。此次试车的标准说法是...
美国公司商用智能机石墨烯电池:20分钟满电3000mAh、可循环1500次

美国公司商用智能机石墨烯电池:20分钟满电3000mAh、可循环1500次

科学
虽然锂离子电池一时半会儿被取代不了,但实际上,技术公司们一直试图寻求改良性的突破。据外媒报道,一家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公司Real Graphene宣布,其为智能手机开发的石墨烯电池已经做好商用准备。石墨烯是一种重要导体,其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少,也就是能量损失低,转化效率高。按照Real Graphene的说...
四川首条信创产线:国产CPU+国产OS的样机下线

四川首条信创产线:国产CPU+国产OS的样机下线

科学
1月17日,四川宝德自强计算机有限公司在四川省乐山市打造的四川省首条信创产线样机正式下线,预装统信软件的统一操作系统UOS。作为信创工程首批入围的八大整机厂商之一,宝德已经构建了包括自强系列服务器、台式机、存储设备、网络安全产品和云系统等完整的国产化设备和解决方案。目前,宝德与飞腾、申威、龙芯、鲲鹏、兆芯等国...
科学家识别出可能的酗酒基因

科学家识别出可能的酗酒基因

科学
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和人类类似,15% 的小鼠表现出更偏爱酒精。研究人员让小鼠选择糖水和酒,然后对嗜酒鼠和嗜糖鼠进行了比较,寻找它们大脑中活跃基因的差异。他们集中研究了六个被认为与成瘾相关的大脑区域,其中五个未发现任何差别。但在第六个区域内,他们找到了这种差异。差异存在于杏仁核区域。杏仁核是大脑中一个杏仁形状的...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科学
记者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获悉,根据最新试验结果分析,天琴一号卫星已经成功完成无拖曳控制飞行验证。据悉,从飞行数据来看,在加速度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天琴一号”卫星外部干扰力对加速度的影响,降到了重力加速度的四亿分之一以下,优于欧空局“GOCE”卫星的三亿分之一,比打哈欠给人带来的加速度还要...
长生秘密线虫基因改良后寿命延长5倍繁殖减少20%

长生秘密线虫基因改良后寿命延长5倍繁殖减少20%

科学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线虫体内DNA中的几个关键基因,其寿命延长5倍,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质变”:一条普通线虫仅能存活3-4周,但当抑制DAF-2和RSKS-1这两种特殊基因时,它能够存活几个月时间。科学家多年前就将这些基因与长寿联系起来,他们发现当这些基因活性作用关闭时,线虫和其他生物的寿命会延长,然...
[图]2020年首颗新彗星刚被发现 就冲向太阳“自杀”了

[图]2020年首颗新彗星刚被发现 就冲向太阳“自杀”了

科学
太空实在是太过辽阔了,以至于一颗小彗星很容易被忽略掉。在2011年首次捕捉到彗星冲入太阳“自杀”之后,近日科学家又发现一颗彗星的自杀行为。在华盛顿特区海军研究实验室,负责美国宇航局Sungrazing Comets Project的卡尔·巴特姆斯(Karl Battams)本周一发布推文,报告了21世纪20年...
NASA:澳洲山火雾霾将绕地球一圈 目前已绕半圈

NASA:澳洲山火雾霾将绕地球一圈 目前已绕半圈

科学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澳洲山火雾霾将绕地球传播至少一圈,再返回澳大利亚。报道中指出,NASA表示一直在持续追踪山火雾程在大气中超过15公里的移动轨迹,称其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在未来几天内重返澳大利亚。1月8日,NASA称监测到山火雾霾已绕地球半圈,穿越了南美,并将在未来几日重回澳大利...
NASA测试VIPER月球探测器:为未来水冰寻找任务作准备

NASA测试VIPER月球探测器:为未来水冰寻找任务作准备

科学
据外媒报道,近日,在克利夫兰的格伦研究中心,NASA研究人员测试了一辆名为VIPER(全称Volatiles Investigating Polar Exploration Rover)的探测车。据悉它将被用于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据NASA介绍称,VIPER的大小和普通的高尔夫球车差不多,其由NASA位于德州...
国产CPU工艺双喜临门 华虹14nm工艺良率已达25%

国产CPU工艺双喜临门 华虹14nm工艺良率已达25%

科学
在先进半导体工艺上,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SMIC的14nm工艺已经量产,改进版的 12nm工艺也在导入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虑到国内半导体工艺上的落后,光指望中芯国际一家也是不行的,上海华虹集团日前透露其14nm FinFET工艺也全线贯通,SRAM良率已达25%。1月12日下午,,华虹集...
2年前地球内部发出奇怪“嗡嗡声” 如今科学家终于找出原因

2年前地球内部发出奇怪“嗡嗡声” 如今科学家终于找出原因

科学
近日,《自然地球科学》刊发了一篇全新论文,揭秘了2年前地球内部一次异常声响的现象。2年前,全球各地许多用于探测地球内部的仪器开始检测到奇怪的声响,其中一些敏感的地震仪更是检测到了一种“嗡嗡声”。这种“嗡嗡声”突然爆发,大概影响了数百英里,持续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随后研究人员对比了地震数据,发现马约特岛附近的印度...
过去100年人类体温越来越低 科学家也懵了

过去100年人类体温越来越低 科学家也懵了

科学
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一项研究揭示,过去1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体温越来越低了。目前公认的看法是,正常状态下,人类体温是37°C(98.6°F)。我们目前的体温计上,37°C处都有一个明显的标记(通常是红色),这无异于提醒用户,超过37°C体温就高了。但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实际情况已并非如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研...
气候变化与人类命运:宇宙中第二个地球在这?

气候变化与人类命运:宇宙中第二个地球在这?

科学
瑞士天文学家迪迪埃·奎洛兹因发现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而获得20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声称,人类必须专注于解决气候危机和拯救地球,而不是专注于寻找其他的地球。此前,有人提出了气候变化无关紧要的观点,认为无论最后如何,人类总有一天会离开地球。这位诺奖得主对此进行了驳斥。“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其他...
恒星的爆发会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生命?

恒星的爆发会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生命?

科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年轻研究者尼尔·格雷尔斯(Neil Gehrels)登上了一架飞往澳大利亚内陆的军用飞机。格雷尔斯携带了一些特殊的货物:一个聚乙烯太空气球和一组他刚刚在实验室里打造的辐射探测器。他的目的地是爱丽斯泉(Alice Springs),一个位于北领地的偏远小镇。在那...
最奇葩生物:微小无脑的单细胞也能做出复杂决定

最奇葩生物:微小无脑的单细胞也能做出复杂决定

科学
依据最新一项研究,微小无脑的单细胞团可以做出决定,它们能“改变主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一个多世纪前,美国动物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詹宁斯对一种叫做Stentor roeselii的相对较大、喇叭状单细胞生物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当他在这些单细胞生物周围释放一种刺激性胭脂红粉末时,观察到单细胞以一种可预见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