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为什么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没想到)

zhiyongz 8个月前 (05-20) 阅读数 #趣闻

  婚嫁行为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的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那么古代结婚都很早吗?传说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是真的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先秦:三十而娶,二十而嫁

  先秦,男女青年的法定结婚年龄在三十岁和二十岁。

  传说,舜三十岁娶了尧的女儿娥皇女英,禹也是在三十岁时候才娶了涂山氏女娇,两位先王才开始成家生子,成了晚婚的一段典故。

  但据说,这只是礼法上的理想状态,如果在当时,女子十七岁还没有嫁出去、男子二十岁还没娶上老婆,那他们的父母就如同犯了罪,得受到非议和惩罚了。

  秦朝:结婚看身高,不看年龄

“男高六尺五寸以上举行冠礼,行冠礼后方可结婚,女高六尺二寸以上,成年后许嫁。”意思是说,在古代秦朝男子得长到150.15cm,行过成人礼后,才可以娶上老婆,生孩子;而女子得长到143.22cm成年后,才可以嫁人。

为什么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没想到) 第1张

这样算来,当时秦朝的年龄规定,女子基本为十四五岁结婚,男子差不多为十五六岁方可结婚。

  秦朝的这一结婚规定,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尤为“高调”:能不能结婚,完全取决于身高,跟年龄没有多大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也有婚姻登记制度,男女两人结婚必须去官府做好婚姻登记,才算是有效的婚姻。

《法律答问》曾这样描述道:“有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说的就是,如果没达到男女的结婚条件,但是官府登记通过了,在秦国也会被承认是合法的婚姻,反之,如果男女结婚没有到官府部门登记,那两人的婚姻是无效的,不被国家承认。

  由此可见,秦朝在结婚的法律意识上,已经是尤为明显了。

两汉: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就是增加五倍的税收。说的就是在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为了恢复人口,推行出法律规定,女子年满15岁必须嫁人,否则会增加赋税,这也是为什么西汉刚刚建立,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汉代,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这一结婚规定人人都得遵守,早婚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了。

  汉文帝刘恒也是早早便结婚了,15岁便生下了汉景帝,两人年纪只相差14岁。更为夸张的是,《汉书·上官皇后传》这样说:“诏召安女入为婕妤……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一句话道出了,上官皇后年仅6岁就与汉昭帝结婚,被封为高贵的皇后。

因此汉代的早婚习俗直接影响了后世,自汉代后,历朝历代多数奉行早婚。

  三国两晋南北朝:十三当爹,三十当爷

  公元前428年,拓跋晃(北魏景穆帝)出生,没过多久,他的儿子拓跋浚也来到了人世,不久后儿子又生了孙子拓跋弘,然后这个时候,拓跋晃的隔辈曾孙拓跋宏也出生了......

  拓跋晃在24岁的时候,因病离开了人世。但在他死后,后人为他算了一下,假如拓跋晃一直在世,那么他13岁当爹,27岁当爷爷,40岁当太爷爷,到56岁左右就已是五代同堂了。

可见,古代的北魏人都喜欢早早把婚结了。

  隋唐:豆蔻年华嫁正好,十五老大娶更佳

  贞观元年二月,唐朝第一次颁布了法律规定男女结婚年龄,“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为结婚年龄的上限,如若,男女已到年龄,还未婚未嫁,那官府就要为民服务,帮助他们寻找结婚对象了。

  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太宗在民间下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即男十五岁,女十三岁为结婚年龄下限,使得唐代男女的结婚年龄更加地小了。

  诗人杜牧在《赠别》中道出唐代男女婚配年纪,“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虽写的是青楼女子,却也反映出了,女子十三岁是最美好的年纪,适合婚嫁男子成家立业。

还有“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诗人李白的这两句话,明确告诉后人,隋唐女子十四岁就已为人夫妇了,隋朝独孤皇后也是在十四岁嫁给了隋文帝杨坚,伴随隋文帝开创隋朝,治理后宫,被后人评为一个妥妥的“优秀女政治家”。

两宋:晚婚之新风尚

为什么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没想到) 第2张

  到了两宋时期,在结婚年纪上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朝代,提倡晚婚晚育新风尚。

  宋朝初期,结婚年龄还是沿袭了唐朝开元年间的规定“在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

可没想到的是,宋朝人并不热衷于早婚,北宋的名臣司马光就指出,过于太早结婚存在弊端,建议男子可在十六岁到三十岁、女子可在十四岁到二十岁结婚为最佳年纪。

  于是,晚婚晚育在两宋之间流行起来。《宋史》中记载了很多的名臣,有不少是在三十岁以上结婚的,更有甚者到了花甲之年(60岁)才成家。

  诗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写出了自己的结婚年纪,结婚时已经虚岁十八岁了,这要是放在唐汉时期,不是被增加赋税,想必也已经被官府强制分配了。

  据统计,两宋男女的平均结婚年龄已经推迟到了十七八岁,虽然在如今看来,还是属于早婚,但是相对于古代普遍早婚的现象,可以说,宋朝已经开辟了晚婚晚育的新风尚。

  明清:男十六,女十四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规定男子结婚年龄为男子十六,女子十四,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就是十六岁结的婚,还在紫禁城的坤宁宫办了一场风光隆重的婚礼,引得不少后世皇帝的羡慕。

  清朝早期,皇帝后妃的结婚年纪也多数在十六岁和十四岁,家喻户晓的孝庄皇后十三岁便嫁给了皇太极,孝庄之子顺治帝也是十四岁迎娶了自己的表妹。

  所以说,明清男女结婚多数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

  古代人多数奉行早婚,最早的朝代要数两汉时期了,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此番现象?

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古代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的制约,人均寿命都比较短,一般三四十岁就死了,还有就是古代瘟疫,一场瘟疫便可夺走无数人性命,连皇室都无法避免,更别说是平民老百姓了。

但纵向看,并非所有的朝代都是早婚的,先秦时期男子三十女子二十到汉唐又降为十五十三,至明清又稍有提高至十六十四,大体呈一个反向的J型曲线分布,而并非很多人印象中古代人早早结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