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瘦也容易生病,BMI在这个范围更长寿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尤其是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病高发的今天,不少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瘦一点,躲开与肥胖相关的疾病。
但“老来瘦”真能换来“老来寿”吗?其实,太瘦也容易生病!根据中国提出体重指数(BMI)的评判标准, 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
体重过低也容易生病
研究显示,老年人的体重指数和健康风险呈U型关系,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老年人的各项健康风险都较低,但体重过低或过高,会面临更多健康风险。
各年龄段BMI在23~25之间时,全因死亡率最低。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衰老和代谢能力下降,进食量减少,体重会自然减轻。但体重过低就要考虑是否有其他疾病原因导致的,尤其对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01
老年人体重过低的原因
02
体重过低的危害
老年人要警惕突然不明原因的消瘦。如果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原有体重的5%,一定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老年人微胖一点更占优势
我们常说能把体重维持在稳定范围内,更健康。但在长寿这件事上,随着年纪增大,体重微增的人似乎更占“便宜”。
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在权威期刊《自然·老化》上发表一项为期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揭示:中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超重或轻度肥胖者可能更为健康长寿,即BMI(体重指数)在24.0~31.9这个区间。
具体来说,BMI在超重到轻度肥胖范围内(24.0~31.9)的老人寿命最长,他们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低。
与正常体重(BMI在18.5-23.9之间)的老人相比,体重较轻者(BMI小于18.5)的死亡和生活自理能力失能风险增加约30%,而BMI超重和轻度肥胖者的相应风险却降低约20%。
这项研究结果说明,对于无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轻度肥胖可能并非坏事。而相反地,体重过低带来的“肌少症”,反而可能危害更大。
三个方法让身体健康又壮实
整体来说,胖或瘦并不是重点,均衡营养和合理锻炼才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两大基石。建议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
01
营养搭配非常重要
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更应重视,要增加果蔬摄入,膳食纤维有助规律排便和改善肠道菌群;每天保证1个鸡蛋,1袋奶,1~2两瘦肉,半两大豆制品(豆浆、豆腐等)。
肝肾功能不好或营养摄入需特殊定量的老人,应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02
每周2~3次抗阻训练
抗阻运动可让衰弱的老人保留更多肌肉。老人可在家中举矿泉水瓶训练,每10次为一组,至少做3组,注意循序渐进。
不经常锻炼的老人,在身体能耐受的情况下,每天做些快走、慢跑、太极拳或广场舞等能坚持又有一定社交属性的活动。运动量以有点累、出点汗为宜,每次20~30分钟。抗阻训练应和户外活动结合起来,每天户外活动至少半小时。
03
中年时就要管好体重,增加肌肉
研究发现,肥胖的老年人很多是在中年时就发胖了,较瘦的老年人通常也是从中年时开始的,所以中年阶段是重要的体重控制期。但控制体重不能光靠节食,应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质摄入并增加运动,以提高肌肉含量。
往期精彩回顾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