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灭绝恐龙的小行星的起源,对于太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有了新答案
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恐龙的灭绝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大约6600万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终结了这些史前巨兽的辉煌时代,也开启了哺乳动物的新纪元。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这场灾难的元凶,而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然而,这颗小行星究竟来自何方,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期,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深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颗小行星的神秘起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灾难性的撞击事件。约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以极高的速度撞击了地球,其撞击点位于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80公里的巨大撞击坑,被称为希克苏鲁伯撞击坑。这次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总和,瞬间引发了巨大的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更重要的是,撞击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大量的岩石、尘埃和硫化物抛入大气层,遮蔽了阳光,导致全球气温骤降,进入了长达数年的“核冬天”。在这场灾难中,超过75%的地球生物灭绝,包括所有非鸟类恐龙。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对这颗小行星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来自内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也有人推测它可能是一颗流浪的彗星。然而,最近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希克苏鲁伯撞击地点的岩石样本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特别是针对金属钌同位素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这颗小行星很可能形成于木星轨道之外的太阳系外缘,属于外太阳系的碳质小行星。
钌是一种在地球岩石中极为罕见的金属,但它在小行星中却相对常见。更重要的是,钌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在不同来源的天体中具有不同的混合特征。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分析希克苏鲁伯撞击点遗留的钌同位素特征与过去35亿年间其他8个撞击地点的岩石样本,发现希克苏鲁伯撞击体中的钌同位素特征与来自内太阳系的硅质小行星不匹配,而与来自外太阳系的碳质小行星高度一致。这一发现直接指向了小行星的外太阳系起源。
这一新发现不仅揭示了小行星的起源,还为我们理解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复杂动态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约45亿年前,太阳系由分子云形成,内部区域由于温度过高,挥发性化学物质如水难以凝结,导致内太阳系小行星富含硅酸盐矿物而挥发物含量低。相反,在更远的地方,由于温度较低,形成的小行星则富含大量碳和挥发性化学物质。因此,希克苏鲁伯撞击体中的钌同位素特征与外太阳系碳质小行星的匹配,进一步支持了它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外缘区域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希克苏鲁伯撞击坑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其他可能与这次撞击事件相关的证据。例如,在大西洋海底,地质学家意外发现了一个直径约8.5公里的纳迪尔撞击坑,其形成时间也与希克苏鲁伯撞击坑相近。这引发了关于是否有其他小行星伴随撞击的猜测。一些科学家认为,纳迪尔可能是希克苏鲁伯的伴星,它们在宇宙中结伴而行,共同撞击了地球。
此外,还有研究提出,希克苏鲁伯撞击体可能并非单独行动,而是由一次更为遥远的小行星碰撞事件引发。例如,1.6亿年前运行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两颗小行星发生的大碰撞,可能导致了大量碎片飞向太阳系内部,其中一块最终撞击了地球,引发了恐龙的灭绝。虽然这一假设尚未得到直接证据支持,但它为我们理解太阳系内部的动态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