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 M7 起火事故,官方回应了(不看后悔)
4月26日,山西运城夏县段高速上,一辆问界M7 Plus以115km/h的速度在快车道撞上了一辆道路养护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问界M7 Plus起火,遇难者家属表示车门难以打开,因而导致车内三名乘客全部遇难。
事故发生后,网友们除了质疑道路养护车占用快车道是否合理,也对问界M7 Plus的安全性提出了诸多疑问,例如AEB为何未能奏效、车门为何不能打开、安全气囊是否发挥了作用,以及电池的热失控保护技术为什么没有起到效果等。
毕竟,问界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在于整车智能化,而此前依附于华为智驾体系的AEB主动安全系统也是重点宣传对象,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网友更多的是不解。
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下,即便问界M7 Plus车祸已经过去了大约十天,事故的讨论热度依然极高。5月6日下午AITO汽车官微发文回应了之前网友们的疑问,并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出炉,
阴谋论退散
事故发生不久,问界客服就回应称,已派出专业团队配合交警部门展开事故调查,一切以交警部门通报为准。经历了多日调查后,AITO汽车在官微回应了网友们提出的四大问题。
首先是关于自动紧急制动(AEB)为何没能生效,AITO汽车的解释是,问界M7 Plus并非智驾版车型,未搭载ADS 2.0,其具备的AEB功能工作范围是4~85km/h,但事故发生时车速高达115km/h,超出了AEB的工作范围。
AITO汽车还表示,事故发生前的5分钟内,AEB曾有过两次制动操作,说明该功能能够正常运作。
有网友分析,这辆问界M7 Plus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前车喷洒的水雾挡住了视线,驾驶员未能及时观察到前方车辆并减速,才导致事故发生。
第二是车辆起火的原因,核心结论是电池有没有自燃。AITO汽车回应称,起火的原因是道路养护车的坚硬结构入侵问界M7 Plus前机舱和座舱前排,切断了车辆线束,高温和短路线束火花导致车辆座舱前排左侧起火,火势逐渐蔓延至全车,动力电池包并未自燃。
其实针对“自燃”这个词,小通就感觉有点疑惑,都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故,就算电池起火,也是因为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外部原因所致,怎么看都跟“自燃”两个字无关吧。
第三则是安全气囊的工作情况,关于这一点事故发生后AITO汽车就已回应,安全气囊正常打开。
看到AITO汽车重申安全气囊正常工作后,小通感到更加遗憾,因为从AITO汽车公布的事故模拟演示图来看,如果副驾驶乘客系了安全带,在安全气囊的保护下,很有机会幸免于难。只是可惜,该车三人除了驾驶员按照要求系安全带外,其他两人均未系安全带。
最后是最关键的车门问题,若车门能够正常打开,副驾驶和后排乘客也有机会获救。对此,AITO汽车的回应则是,由于道路养护车入侵左侧前排座舱,切断了电源线和信号线,门把手控制器无法收到弹出信号,但车内机械门把手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营救人员打破车窗后可以使用机械门把手打开车门。
总的来看,AITO汽车的主要观点是事故车辆速度太快,撞击力度过于严重,才引发了起火、车门难以打开、AEB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
小通认为,AITO的分析结果属于驾驶员之外的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是驾驶员过于相信AEB功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给了机器,忽视了对于道路的观察和车辆的操控。
消费者过于相信机器,
车企应当反思
小通并不是指责消费者,事实上普通消费者对于AEB的工作范围、车辆的智驾水平很可能仅是一知半解,再加上销售人员为了卖出产品,难免一定程度夸大宣传,从而误导消费者。
不甚了解的消费者听信宣传后,就会出现把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使用的情况,别说仅支持L2级辅助驾驶的M7 Plus,就算是宣称支持高阶智驾的车辆,使用智驾功能时也要关注路况,避免遇到突发情况。
2021年国内某品牌汽车就出现过驾驶员误把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在高速路发生事故丧命的事件。当时周鸿祎、李想等业内大佬纷纷发文表示,建议车企明确L0~L5的级别,不要为了营销使用复杂的话术夸张宣传和误导用户。
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而创造的宣传话术极多,甚至“智驾”这个词都有嫌疑。过去对于L0~L3,我们常说“LX级辅助驾驶”,而对于L3~L5才会说“LX级自动驾驶”。可如今L3级自动驾驶未能开放,L2级辅助驾驶又难以摆脱“辅助”的影响,于是车企才会拿出“智驾”二字做宣传。知乎平台还有网友专门提问,智驾与自动驾驶有什么区别。
说白了,“智驾”就跟几年前车企宣传的“L2.999”与“L2+++”一样属于营销概念 ,只不过“智驾”更加含糊不清。
此次问界M7 Plus事故无非是车辆撞上障碍物起火,同样的情况全球范围内并不少见。2010年7月22日,上汽大众总经理刘坚、公关总监曾家麟等四人乘坐途观汽车在试驾活动中撞上农用翻斗车,车辆严重变形并起火,四人全部遇难,与华为问界M7 Plus事件何其相似。
网友之所以对待问界M7 Plus反应激烈,原因或许在于车企对智驾的夸张宣传,仿佛机器可以完全取代人类驾驶员,令不少网友感到厌烦,一旦发生事故,车企自然会成为群嘲的对象。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车企第一应当更改营销策略,避免对智驾的夸张宣传,销售人员接待客户和交付产品时也要强调智驾功能的特性与工作范围;第二,则需要继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第二点无需小通强调,吉利、长安深蓝、东风岚图等车企都极为注重电池安全性,并推出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iBC数字电池管理系统、琥珀电池2.0等技术,减少极端环境下电池漏液、起火、爆炸的可能。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小通只能说,在L3级自动驾驶真正到来之前,不要过于相信机器。虽然当前国内高阶智驾技术已相对成熟,华为、小鹏等车企的智驾车型也能带来不错的体验,但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驾车出行时一定要保持警惕,遇到路况复杂的环境时,及时接管汽车。
End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车成为黄金场景,“下半场是智能化”成为业界共识。
4月25日,北京车展成为新能源车走向下半场的分水岭,智能化成绝对主角、国产品牌强势崛起、企业家“新车模”成风景线,燃油车、合资车、洋品牌、功能车彻底落寞。
车展期间,雷科技旗下“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的新媒体电车通派出豪华报道团前往北京,进行了系统的一线专业深度报道,一共输出8条视频、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内容,全网收获百万+阅读,斩获多篇微信10万+爆款(真实流量),在行业专业媒体引发较大关注。
2024北京车展专题
1、2024北京车展新车前瞻:有的再创辉煌,有的成为绝唱?2、两年一届的北京车展,要凭智能化给某些车企“判死刑”3、国产车“五巨头”决战北京车展:第一名不意外,垫底竟是它!4、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吓坏”竞争对手丨视频5、北京车展,雷军封神6、这届车展,传统车企从“嘴硬”到“认输”7、车展上的最强国产电车,就是这些了| 视频8、雷军勾搭比亚迪王传福,密谋“模块化汽车”?9、打不过是一回事,但这些豪华品牌新能源车真的努力了 | 视频10、本次北京车展,合资品牌太难了11、从看新车、看车模到看高管,雷军让北京车展“变味”了12、AI渗透车展,抢戏不输雷军 | 视频13、这届北京车展,新势力车企把“臭搞技术”变成褒义词14、11个问题,还原北京车展的现在和未来15、“周红雷绿”将成为车企营销的必修课16、北京车展上的这一幕,让百万海外网友破防了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