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讲的都是真的吗?
“房子修得再好那也是个临时住所,那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啊。”对于身后事,古人是不会同意本山大叔这句经典语录的!我不说瞎话,你自行往下看就知道了……
以洞为墓——岩洞墓
岩洞墓是古代桂、黔地区先民的特色墓葬形式。是不是把去世的人埋在山洞里?
大致是这么回事儿。但怎么“埋”,这里面大有差别。考古学上一般把桂黔地区的岩洞墓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流行于先秦时期的,称为“无棺岩洞墓”,一种是流行于唐至明清,称为“有棺岩洞墓”。
差别就体现在有、无棺材上。
先秦的岩洞墓,尸体不装在棺材里。将尸体直接放在洞内的平地上,然后从洞外找来新鲜的土,盖上。是觉得太“寒酸”吗?No,还有更“寒酸”的,如果洞中有合适的“窟窿”(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穴或壁龛),那更省事儿了,直接把尸体往里一塞,都不用去外面找土了。
唐朝以后的岩洞墓,尸体是装进棺材再放进山洞的。不过这种口味也不轻——不挖坑、不填土,直接把棺材摆在洞里(这比铁掌峰上的上官剑南好不到哪儿去)。
“埋”得“寒酸”,防盗措施总该弄弄好吧?
如果是以岩洞作为存放死人之处,那么从防盗角度,要考虑两点:
1.洞的位置,总得是一般人找不到的地方吧?
2.洞口是现成的大门,总得隐蔽处理一下吧?
有些岩洞墓找的是山顶或山腰上的岩洞,不过可不是“猿猱欲度愁攀援”的那种,多数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攀援到。像宜州的“六桥岩洞墓”,距离地面才100米。有些还算走心,选在山脚下的岩洞,洞口较小,隐蔽性还不错。
那洞口怎么处理呢?一些洞口较大的,未经人为处理,还真的是豁然大开。但像贺县“龙中岩洞墓”这样洞口较小的,就发现了用泥土填堵缝隙的痕迹,显然还是“能挡就挡”。
积石成墓——积石冢
积石冢,这是咱们中国辽西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独具特色的墓葬形式。
不是说墓吗,怎么又出来个冢呢?先秦时期的墓和后来的“墓”含义不同。那时候,无封土堆的称“墓”,适用于平民和部分贵族;有封土堆的称“冢”,也叫高坟,适用于贵族。简单来说,就是起不起坟包儿。
根据史载文献记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有封土的墓——冢,是商周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可红山文化墓葬的发现,让“坟包儿”的历史往前推了不少。
红山文化先民会找远离“住宅区”的山岗,在那里就地取材——找合适的石块或石板作为积石冢的原材料。
选定好具体位置之后,就会在地面直接挖一个土扩,注意是“土扩”不是土坑,“扩”要浅得多。然后用石块或石板铺满土扩的“底儿”和“四壁”,这就做成了一个低配版的“石棺”。
将死者放入“石棺”之后,如果以新石器时代大多先民的习惯,用土石掩埋了这个石棺,这个墓就完成了,顶多能定义为“埋着低配版石棺的墓”。
红山文化先民“不走寻常路”,埋完石棺之后,起土包(封土),然后再在封土上“积石”,是为积石冢。有专家学者认为,积石冢的出现可能源于红山文化先民的“灵石崇拜”理念,红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玉器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牛河梁第五地点 1 号积石冢的M5平、剖面图
化贝为墓——积贝墓
上面说的两种,有土有石,还算比较“正宗”的筑墓材料,可在文化系统发达的新石器时代,还有用“食材”筑墓的呢,这就是东南沿海先民创造的一种容易被人误解的“吃货”之墓——积贝墓。
积贝墓是啥?先来解释一个外延更大的概念——“贝丘”,这是东南沿海先民形成的特有遗迹,其实就是因为这些先民吃的软体动物太多了,导致吃剩下的贝壳慢慢堆积,逐渐和他们的住宅区、工作区,甚至墓葬都混在一起了,形成“贝丘”。其中,贝丘中的墓葬就是积贝墓。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生活水域的不同、贝壳种类的不同,积贝墓还分为纯咸、以咸为主、半咸半淡、以淡为主、纯淡(笑cry)。
为了更直观地膜拜积贝墓的贝壳数量和种类,我们以广东遂溪鲤鱼墩贝丘遗址来举例说明。
这张图是该遗址考古发掘的部分区域剖面图。
广东鲤鱼墩贝丘遗址T0602、T0702剖面图
墓葬集中发现在第⑤⑥层。而就在它们上面的第④层,便是一个厚度在0~0.4米的贝壳层,泥土仅占该层的20%,也就是说贝壳占了第④层构成的80%,这里面包括我们熟悉的牡蛎、毛蚶、文蛤等。想象一下,这么多种软体动物和墓葬交叠在一起,的确令人惊异。
凿壁掏墓——崖墓
如果驱舟在四川省境内的长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等流域经过,抬头仰望两侧的峭壁,除了能感觉到“轻舟已过万重山”,还能看到山崖上密密麻麻的“小眼儿”,这就是流行于汉代至魏晋的“崖墓”。
这样一描述崖墓的表面意思即明了:建在山洞里的墓。
山洞里?那不就是咱们前面说的岩洞墓?岩洞墓和崖墓的区别在于,岩洞墓找的是天然的山洞,崖墓是利用人工直接在天险绝壁上凿出山洞。
千年以前的人在悬崖峭壁上开洞建墓,说起来的确骇人听闻。不过,经过对崖墓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这也绝非天方夜谭。
首先,修有崖墓的地方,岩层普遍厚实,因为岩层太薄的话,就会像小品《装修》里黄大锤“掏壁橱”那样,一锤子下去不知道掏到哪儿去了。
其次,修有崖墓的地方,岩石的岩性很适中,既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大多是非常适合“整形”的韧性砂岩,否则像明清帝王宝顶那样的岩性,一镐头下去,就一个小白点,工匠们被累死也没辙。
最后,修有崖墓的地方,岩层表面的土层反而要薄,不然还没在岩石上掏洞,先费劲巴拉地剥掉土层,这任务太耗费人工了。
有了大概以上三点自然条件,再加上当时四川地区已开始流行冶铁技术,古代工人们在峭壁上开洞建墓,是可行的。然而,毕竟是高空作业,这其中发生过多少工伤,我们可想而知了。
是不是还是觉得这种墓葬形式难度大,估计凿出来的洞也很简单、规模不大?确实有一些形制简单、规模不大的类似墓葬,就是《鬼吹灯》巫峡棺山一卷中所说的“悬棺”葬式,有一种说法认为悬棺葬属于崖墓的一个分支,悬棺葬也是在峭壁上“开洞”,但这个洞严格来说挺水的,说“龛”更合适,也就是拓展出刚刚能容纳一口棺材的空间,就可以了。
其实,真正的崖墓要比悬棺葬奢华多了。
大型的崖墓总长度可达16米,墓道、墓门、甫道、前室、中室、后室、前堂、侧厅、耳室和侧室等一应俱全(见图)。此外,墓室内外还常有利用山岩凿就而与墓穴融为一体的附属设施,如灶台、排水沟等。
前室、中室、后室:和墓道、墓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可以理解为类似北京中轴线上的端门、午门和太和门。
前堂:类似于祠堂,供后人祭祀先人。
侧室:用来放棺椁的空间。
耳室:用来放随葬品的空间。
总结一下我们以上介绍的几种古墓。
洞穴墓所在的黔桂地区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天然洞穴发达;崖墓所在的长江上游地区,悬崖峭壁林立;贝壳墓所在的江河湖海沿岸,正邻近软体动物的栖息之所;积石冢所在的山岗,石砾嶙峋。
《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作品里介绍了不少极尽奢华、“防盗措施”花样百出的墓穴。事实上,古墓的修建环境、建造材料、机构布局比文学作品中更加多样,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当时当地的风俗、文化值得我们继续去探寻和研究。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