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原创(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的机会)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优势,小米入局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

zhiyongz 7个月前 (04-09) 阅读数 #小米

2014年,随着特斯拉首批Model S向中国车主交付,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在2018年造车新势力的巅峰时期,企业数量最高时超400家。

可在这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行业,新势力们又以潮水般的速度退去,曾名赫一时的威马、天际、奇点、爱驰,相继陷入经营困境,走到穷途末路。

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当繁荣淡去,造车新势力们也步入了下半场,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以更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点:

第一,头部企业增收增量不赚钱,其他玩家卖一辆亏一辆。

Wind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2.2万辆,市场渗透率0.09%,但到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5%,在10年的时间里得到显著大幅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能源上市车企的销售净利率,是市场内卷的一个缩影。即使是蔚来、小鹏这类属于第一梯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净利率始终未能转正。至于理想汽车,也是从2023年开始,销售净利率开始回正。而比亚迪虽然比值始终为正,但截至2023年Q3还只是勉强超过5%。

第二,政策支持接近尾声,市场较量逐渐成为主流。根据《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在2022年底终止,2023年起,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2024年4月,为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调整了汽车贷款有关政策。两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也就是说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可以达到100%按所购汽车的价格全额发放,货车等商用传统动力汽车,商用新能源汽车以及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则保持70%、75%、70%不变。

第三,价格战成为车企亏钱争夺市场的主流打法。

2024年初,由于主流车型上市已久且迭代有限,为了延缓订单增量下滑速度,特斯拉率先开启价格战,部分产品给到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低售价。

在燃油车时代,新车价格通常保持稳定,发布后半年至一年才会调整价格,但2023年11月30日,极越旗下首款车型极越01上市仅一个月,便宣布全系直降3万元,售价调整至21.99万~30.99万元。

成立于2021年3月的极氪汽车,是如今赛道内风头正盛的独角兽,承载着吉利汽车实现高端化战略的重任。但以2023年Q3为例,极氪净利润-53.6亿元,如果以此除以交付量做估算,则极氪每交付一辆新车,亏损就达到6.78万元。

亏损的不止是极氪一家,截至2023年Q3,小鹏和蔚来累计交付量分别为8.14万辆和11万辆,小鹏的单车净亏损为11.09万元,而蔚来由于上半年交付量低迷和研发费用的提升,单车净亏损甚至达到了14.14万元。

对车企而言,价格战纯属无奈之举,即使不断有高端车型粉墨登场,但性价比始终是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新能源市场的主流依然是15-20万区间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合称“新势力四小龙”。

威马曾是光鲜瞩目的独角兽,它融资多,累积融资额超300亿元,还曾在2020年9月,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创下彼时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此外,威马还拥有两座自己的造车工厂,和实打实超过11万的用户。

但自2022年下半年起,威马相继传出降薪、停产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在2023年年初,威马深陷困境,创始人沈晖曾在微博表示“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2023年10月10日晚,威马发布《告知函》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10月7日受理威马预重整申请,威马在《告知函》中解释道:“近年来因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客观原因影响,威马陷入经营困境。”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分别亏损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不同于极氪,威马没有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背景,为了缓解资金的压力,威马曾希望通过上市输血,但始终未能成行,这也成了压垮威马的最后一根稻草。

威马汽车表示,通过预重整程序将彻底审视公司的运营和经营模式,全面优化各个部门和业务板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称,将与债权人,持股人和潜在投资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

可陷入困境的独角兽威马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场“生死局”中,即使曾经显赫一时,如果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也难逃终焉的陌路。

第四,在市场卷到极致时,又迎来了小米。

3月28日,小米集团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向前”的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正式发布小米SU7,揭开神秘的价格面纱。这意味着,小米汽车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逐的风暴眼当中。

小米强势入局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档次和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有着深厚的网络及智能基础,这样一个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加入将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正向引导。

小米汽车虽是汽车市场的“新兵”,但从手机、家电等市场表现看,小米在供应链整合、技术创新以及产品设计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小米的加入能够更加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谱系,在进一步加速新能源行业上下游整合、加快智能驾驶等技术更新迭代的同时,打造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新质生产力”概念自去年提出以来,中央多次对其进行阐述、部署。新质生产力不仅包含了技术创新,更涵盖了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小米强势入局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当利润很少甚至没有利润时,资本就要退出,零部件企业也会量力而行,从长期来看,价格会逐渐回归理性。

第五,欧美已经开始对我国的电动车行业开始限制和打击。这必将对国内市场拥挤的新能源车企的海外之路造成严重冲击。

近期,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名,宣布将调查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同时欧盟发布条例,要求海关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登记。对此,工信部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缺乏充分证据支持情况下,执意推进实施对我国电动汽车贸易限制举措,既不符合WTO国际贸易规则,也将严重扰乱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损害全球消费者利益。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推动下,近两年,中国汽车“出海”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月—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车份额达62%,表现较强。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了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了120.3万辆,占比高达24.5%。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具体到各厂家新能源车份额走势,中国的比亚迪世界领先。中国吉利迅速崛起。此外,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表现不错,上汽乘用车和上汽五菱两家自主车企表现很好。德国大众的新能源车表现较强,宝马集团、韩国现代等保持在第二梯队水平。

从车企的纯电动份额来看,比亚迪的份额持续上升。从2017至2021年总体保持在7%以上的份额水平,到2022年的12%,2023年进一步上升到17%,2024年的份额保持在16%左右。纯电动车中,特斯拉表现相对较强,2020年的份额在23%左右,目前达到25%。

综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关系长期决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一定会持续下去,市场空间足够大,也足以继续承接供给方的持续加入。

下半场的主旋律,在于创新和利润。比亚迪,华为,小米玩车,就和蔚来理想小鹏完全不一样,前者是用利润在玩,后者是用本金在玩,长期下去,研发开支和营销费用的影响,将决定企业的生命周期。随着市场的持续,最后份额大概率会向头部企业集中,大部分二线三线品牌退出市场,最终形成多头鼎力的局面,拭目以待。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你感兴趣的思考。一起来吧。本公众号致力于长期输出关于投资和心理学方面的个人原创感悟,欢迎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讨论和进步。

推荐阅读:

存款利率继续下降!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