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寺场,位于新津区宝墩镇宝墩村东南约500米。场口东脚下由北向南有一条长约500余米(有间断)的土埂,因其北尾曾与宝墩古城土埂近100余米相望,貌亦相仿,故在20世纪50年代,
人们认之为宝墩连城
“龙马”源自传说
“龙马”的名字来自一个传说。据说,明朝宣德年间,当地仅有数户人家散居。某夜,同县老君山老子庙里的道长突然梦见一龙首马身的奇物,道长一惊而醒,随后三天依然是此梦。于是道长遂带上弟子,循向而走,一路查看。
走到宝墩东南侧,道长抬头见前面远处有一道绿意葱茏的土埂,只见那土埂弯弯曲曲,
犹如一个马环,
顶上一笼翠竹,秀枝轻摇,
酷似一头龙须
老道认为这是天降的神物龙和马,
带着弟子们双手合十跪下,嘴里喃喃念道:“叩谢老天赏赐龙马精神成此宝地,贫道就在此马环墩前恭候天神吧!”消息不胫而走,
此后这里便有了“龙马”之称
到了明朝正统年间,由老道出面,各地官民捐资,在马环墩下建起了一座名叫龙马寺的道观。到明天启年间(1621—1627),龙马寺已有住户近30户,街市亦渐增大。
明朝末期,张献忠剿四川,新津人口大减,龙马寺仅存数户,市场消失。清初开始“湖广填四川”,龙马寺人口渐增。
到嘉庆十六年(1811),龙马寺改名增盛场。民国十年(1921),改增盛场为龙安场。在以上更名期间,
龙马人仍习用旧称龙马寺
古味十足的龙马寺场
龙马寺场,有一条正街和一条横街。正街由北向南,长约300米;横街(俗称横街子)由正街南场头直伸向东,长约150米。
街房除均有铺板门面外,近一半是土坯墙和近代的泥砖墙,用麦草或谷草盖顶,十分古旧。其余大多重修于清朝末期,十分清雅耐看。此外,还有晚清时期留下的木架楼房,虽不华丽,亦颇有古味。
除街房外,龙马寺还有一张老旧的名片,那便是南场口西面约200米处,建于清道光年间的
老董祠堂
。祠堂内除供祀董氏先人外,还有两根高大威武的文、武举人桅杆,及一地石牛、石马、石羊,古坟地等。
龙马寺的建筑高低错落,极具特色,
虽地处新津西北边沿,交通不便,但依靠自身的商贸特色,也招来了大量场客。
故旧时人们有句俗语:“龙马寺,不讲理,逢双赶场人开挤。”每逢龙马寺场期,各地民众便牵线而来,街上人流均在千人以上。
微小而活络的商贸
龙马寺无本地特产,亦无大宗物资交流。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买卖市场、商铺及各类摊贩十分齐全,
各种民生物品应有尽有。
买卖场在正街北头的市场坝。西边是猪市坝、牛市坝;东边是米市、糠市、菜市等。每逢赶场,人头攒动、十分火爆。
那时,凡在龙马寺街上行商执业者,均讲人情、重礼仪,以谦让接客,用和气生财,
不少人在各自行业皆远有口碑,
名声极响。
其中民国中期在正街北段西面开饭馆的
李泽孝
,所做炒菜,尤以猪肝、腰花细嫩鲜香,味道极佳,且对客人和蔼可亲,时不时加量不加价,添菜少饭钱,被人称作“李大方”,随之饭馆更名
“大方饭店”
在街北中段东面开点心铺的游积山,因糕点过硬,又对人礼让,每到逢年过节,外乡人亦专程赶来买一封糕点送亲戚,被人谐称为
“又给欢”
在横街子东头开糖铺的周某某,人送外号
“甜钻心”
在正街南头东面卖肉的李碧兰,和气人好,他打破常规,将不好的肉贱价处理而不估倒带头(搭配),被人称之为
“没带(搭)头”
龙马寺的经商行业虽微小古旧,但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各具特色,给乡人留下了颇耐追思的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马寺仍为双日场期。1958年公社化后,龙马寺场期取消。改革开放后,龙马寺恢复场期为一、四、七。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近三分之一的街面旧房逐年改建。
2004年9月,龙马乡并入新平镇,龙马寺为新平镇龙马村,
场期消失,龙马寺名存实亡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