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在看到被赐死的诏书时 扶苏为何还选择自杀(这样也行?)
对扶苏看到赐死诏书后,为何选择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这一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即便扶苏看完圣旨后没有选择自杀,他也难逃一死,如果选择自杀还能留下一个忠孝之名。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是在秦宫中长大,之后入朝参与朝政,可以说是深谙政治,在他看到赐死圣旨后,他的生命便不再受他左右,他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能一些朋友认为扶苏看到赐死诏书后,选择自杀的举动有些不明智。原因是扶苏身边有大将军蒙恬,还有边疆三十万的大军,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依靠,扶苏没有必要选择自杀,可以选择抗旨不尊,或者是上书重新请示一下父亲,确认无误后再选择自杀也不迟。
不过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扶苏事先并不知道使者到来,也不知道使者前来的意图,因此扶苏就无法提前做出安排,所以北方的三十万大军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其次扶苏并不知道诏书的真假,也不知道父亲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最后前来的使者是胡亥的亲信,即便扶苏没有选择自杀,使者也不会放过扶苏。
所以扶苏面对赐死诏书,只能选择自杀。或许有人还会说,前来送诏书的使者所带的人数有限,扶苏还是可以选择反抗的。不过这招也行不通,我们能想到的,赵高也能想到,况且还有丞相李斯,两人能成为秦始皇的近臣,又岂是简单之辈呢!接下来我们先了解公子扶苏自杀的前后经过,只要了解完这一过程,便能明白扶苏为何会选择自杀。
扶苏不得不死的原因(扶苏自杀过程)
《史记》记载:“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
这段史料是说:在秦始皇在病逝前,原本是给公子扶苏留下了一份遗诏,意思是让扶苏将军队交给将军蒙恬,然后赶回咸阳参加葬礼,但是诏书还未交到使者手中,秦始皇就去世了,之后赵高便私自扣留了诏书(因赵高和扶苏不合,担心扶苏继位后,影响他的地位)。
虽然这份诏书只是让扶苏赶回咸阳参加丧礼,并没有表明让扶苏继位,但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在秦始皇没有留下其他继位遗诏的情况下,扶苏就是帝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赵高在扣留遗诏后,便劝说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密谋篡位(因胡亥昏庸无知,容易控制;但没有丞相帮忙,又难以成功)。
于是赵高、李斯、胡亥在经过商议后,伪造了两份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和赐死长子扶苏。至于原因想来大家也能猜到,因为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帝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扶苏活着,对于胡亥、赵高、李斯三人来说就是隐患,这也是扶苏不得不死的原因。虽然诏书是假的,但扶苏并不知情,并且这份矫诏还“有理有据”。
《史记》记载:“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大意是说: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的数十万大军,已经驻守边疆了十几年,没有向前进军,还损耗了很多士卒,却没有立下丁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进谏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又因为不能回京当太子而产生怨恨不满,这就是不孝顺,于是赐剑给扶苏自杀。
同时诏书还表明要赐死将军蒙恬,然后将军队交给副将王离(王翦的孙子),原因是蒙恬没有纠正扶苏的错误,作为人臣是不忠。从这份诏书意思可以看出,赐死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的依据和罪名是“不忠不孝”。
可见赵高和李斯为了除掉扶苏和他倚靠(蒙恬和北疆数十万军队),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过最终能保证顺利赐死扶苏,还是赵高、李斯等人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
扶苏身边有大将军蒙恬,还有边疆的数十万军队作为倚靠,为何仅凭圣旨就可以赐死扶苏呢?
在秦始皇病逝前,扶苏已经被派往上郡监军多年,身边有将蒙恬和驻守北疆的三十万大军,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倚靠,扶苏是有能力违抗圣旨的,那么扶苏为何在看完圣旨后还是选择自杀了呢?除了有赐死扶苏的圣旨外,还因为赵高等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好。
扶苏身边虽然有将军蒙恬,以及三十万秦军,但扶苏的这些军事倚靠却几乎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扶苏对赵高、李斯等人密谋一无所知:扶苏事先并不知道使者会来上郡,也不知道使者前来的意图;还不知道赐死诏书的真假;更不知道父亲秦始皇已经去世的消息,当使者抵达上郡下达圣旨那一刻时,便注定了扶苏的最终结局。
如果扶苏事先知道使者前来上郡是为了将他和蒙恬赐死,那么扶苏才有可能提前作出安排,只有这样,蒙恬和三十万大军才能起到作用。比如:派出亲信士兵扮作土匪强盗,在使者前来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击杀,即便使者手中有圣旨,也无法抵达上郡传达旨意,扶苏完全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在上郡作监军。
如果扶苏事先得知的诏书是假的和父亲去世的消息,那么也能事先作为安排,可以沿途设伏击杀使者一行人,也可以将亲信安排在身边,等待使者到达质问并击杀,再或是做一些其他安排。只要扶苏提前知道消息,又不想自杀,扶苏完全可以不用死,甚至可以将三十万大军控制在自己手中,等待时机,夺回本属于他的帝位。
但历史没有如果和假设,历史的车轮向它原本的路线行进和发展。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后,消息只有赵高、李斯、胡亥及秦始皇身边的几个亲信宦官知晓,而远在上郡的扶苏并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更不知道赵高和丞相李斯会密谋篡位,除掉自己。
在紫陌想来,扶苏还在上郡认真地完成父亲的嘱托,监督驻守北疆的三十万大军以及守卫北疆,哪会想到自己即将会迎来杀身之祸。正是基于赵高等人的严格保密,扶苏还在上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卫边疆,以至于等使者抵达上郡后,扶苏根本来不及做任何举动。
使者带来的这份矫诏,先是以“不忠不孝”的罪名下达了赐死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的诏令,同时又卸下了蒙恬的统军权,交由副将王离统领,蒙恬和三十万大军又如何能起到半点作用呢,此时的扶苏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去违抗圣旨,只能如同钻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史记》记载:“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即便扶苏不选择自杀,前来的使者也会“帮助”扶苏自杀,因为前来的使者本就是胡亥的门客(《史记》记载:“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目的就是为了带回除掉扶苏的消息,又怎么放过扶苏呢!并且扶苏自杀后,将军蒙恬因为不肯自杀,便被使者立刻命法吏关押了起来,以此可见,扶苏最终除了选择自杀又能怎么办呢!
结语:
对于公子扶苏的最终自杀的结局,在赵高决定私自扣留秦始皇遗诏时就基本注定,当赵高和丞相李斯,以及始皇幼子胡亥决定密谋那一刻起,扶苏的生命便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虽然赐死扶苏的圣旨是矫诏,但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这份盖有秦始皇玉玺的诏书就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力,再加上送诏使者是胡亥的亲信,扶苏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选择自杀,起码死得有尊严,还能留一个忠孝之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