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明朝铲平王邓茂七为什么会起义失败?详解其生平(燃爆了)

zhiyongz 5个月前 (07-01) 阅读数 #趣闻

  邓茂七明朝中期的一个知名农民起义军领袖,为人仗义,深得人心,那么被称为明朝铲平王的邓茂七为什么会起义失败?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邓茂七从小就长得比较勇悍,同时有富有头脑,喜欢行侠仗义,邻里乡亲都比较喜欢他。但这样的一种性格,也容易为自己招揽一些麻烦事情。

在正统初年时,邓茂七因为看不惯一个豪强欺负百姓,直接将其给愤杀了,为了躲避官府的搜捕,他不得不带着弟弟跑到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去躲避,并分别改名为茂七、茂八。

  邓茂七和邓茂八经常聚众为墟,当地官府害怕其会惹事,便屡屡派人将其驱赶。兄弟两人不得已只能继续流亡,他们又回到了沙县,靠给富贵人家当佃耕为生。

当时,浙江庆元叶村出生的皂隶叶宗留,因为看不惯地方豪强对于普通百姓的压迫,便带着处州人叶希八、陈善恭等带领数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穿入明朝的禁区,强行开矿制造兵器,准备武装起义。

叶宗留带领起义军,躲到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交界处的山区里,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游击战术,屡屡粉碎官军的围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朝廷所派来的御史柳华,其征调了江西、福建、浙江三省的兵马前去征讨,柳华来到福建后,为了防止叶宗留所率领的福建矿工起义军继续发展壮大,其下令将附近的所有老百姓都编民为甲,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地区,都会建筑高楼,用以瞭望和警戒,这些任务都分摊到每支小甲部队去执行,邓茂七就在这个时候被推为总小甲。

当时,在福建政使宋新的庇护下,沙县一带的官绅十分嚣张,各种欺压百姓,强迫佃农把田租送进仓库,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这些已经富得流油的人送鸡鸭鱼肉,俗称“冬牲”。这一切的一切都引起了沙县农民的强烈不满。

这些不满情形被向来有侠客心里的邓茂七看在眼里,但他不急着去行侠仗义,为民出头。等到正统十二年的时候,邓茂七被推举为二十四都总甲,负责带领民兵防备地方遭到农民起义军的袭击。

此时,自觉时机已到的邓茂七,赶紧联络众多佃农,对“冬牲”这样的无理要求说不,这就是使得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心,附近的穷苦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归附。

此时很快闹到了地方县衙去,县衙里面派遣去逮捕,邓茂七直接杀死官兵,拥众起义。官府又派来三百人前去前往镇压,结果被邓茂七设伏袭击,三百官军几乎尽灭。

到了正统十三年二月份的时候,邓茂七在沙县陈山寨杀白马祭天,与众多随行兄弟一起歃血为盟,宣告正式起义。邓茂七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号为铲平王,意思也就是铲平天底下的不公之事和不公之人,主动与叶宗留的起义部队联系,一起商议如何应对明军。

只用了短短十天的时间,邓茂七就招揽了数万多起义军,迅速攻占沙县,一个月后,起义军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人,邓茂七开始设置官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邓茂七接连攻下了杉关、光泽、邵武、顺昌等诸多县城。又和另一支起义尤溪炉主蒋福成一起联合,全歼了前来围剿的两千多官兵,并向闽中重镇延平府,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南平挺进。

  此时,朝廷多次派人招降,但都被邓茂七严词拒绝,还斩杀使者,地方官府又组织了四千官军进行围剿结果遭到邓茂七的伏击而溃不成军,只好灰溜溜地上书朝廷,请求增援。

邓茂七这边则趁着这个空隙机会,赶紧带着部队往南边发展,一路海宁、泉州等20多州县,其前锋部队甚至一度来到了广东。起义军所到之处,都得到了当地穷苦老百姓的热烈支持,很快部队达到了八十多万,将大半个福建控制在手中,江西多地也被其攻占,造就了明王朝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朝廷为之震动不已,赶紧调动南京、浙江、江西等地官兵,连蒙古骑兵、京营卫队这样的精锐人马也一齐出动,分兵两路前往镇压。

此时的邓茂七继续选择流动作战,四处攻占各地的州府,但由于后方还没有巩固,导致自己在前方打战的时候,后方的补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此时,再加上朝廷已经下令减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各种苛捐杂税,不少起义军人员已经无心去同朝廷作斗争了,再加上官军的策反和义军内叛徒的出卖。邓茂七屡屡遭遇挫折,其原先的战略意图遭到破坏,被迫西移。

正统十四年二月,邓茂七在内奸罗汝先谗言的影响下,明知敌强我弱,依旧选择向延平重镇进攻。结果被官军结结实实地埋伏了一下,起义军部队损失惨重,邓茂七本人在乱战中被杀害,至于余部也在官军的围剿中,相继覆灭,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