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死了。
有些差友可能懵了,忘记了这是啥玩意,给你点提示。
2023 年上线,柳叶刀工作室,太空题材 FPS 游戏,开服前饱受期待的国产之光,上线后开始直播修 bug ,游戏在线玩家比现实世界空间站里的人类数量还少。。。
怎么说,现在是不是想起来,自己 steam 库里还有这么一款放到发霉的游戏。
可能有些差友已经发现了,就在前几天,《边境》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停服公告。
小作文不算长,但也有几百字,小发简单概括一下:游戏开发商柳叶刀工作室称自己临时收到发行商 SkyStone 发来的单方通知,说《边境》要在 7 月份正式停运。
双方交涉失败后,柳叶刀工作室打算要回运营相关权利和账户数据,打算有朝一日重启《边境》。
另外公告里还说,发行商还欠着钱没给。
愤怒的玩家还没来得及冲塔,塔自来也。
就在柳叶刀工作室发布声明的第二天,游戏发行商 SkyStone 在 steam 发布了一则英语书写的公告。
公告大意是,游戏要在 6 月底停服,停服原因是柳叶刀工作室游戏内容更新又少又慢。从 6 月底开始,柳叶刀工作室将恢复《 Boundary 》的出版权,并停止为游戏提供所有服务。
两条公告看下来,《边境》玩家直挠头:俺寻思自己也不是黑泽明,你们俩咋搁这上演罗生门了。
怎么说呢,就连小发这个吃瓜网友,都感觉挺莫名其妙的,总感觉自己的台词被抢了。
最冤枉的,不应该是买了游戏的苦逼玩家们吗?
开发商和发行商骂的兴高采烈,但就是不来点实质性补偿,玩家们也没啥办法,只能口嗨几句 rnm 退钱。
当时豪气的敞开钱包,支持国产游戏的时候,大家是真的没想到,这游戏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会以这样一地鸡毛的形式收场。
在《边境》上线前,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之光, buff 层数拉满的那种。
首先,游戏工作室的三位创始人就很对玩家胃口。在柳叶刀工作室的官网,三位创始人自称是射击狂热爱好者。
其中 Frank 李鸣渤是英国海归,有资深 3A 游戏开发经验。CT 崔永亮和 Colt 邹聪则是从腾讯出来的人,这两个可就有点说法了。
CT 在创办柳叶刀之前,曾在腾讯琳琅天上经手过《逆战》项目,当时他策划了个在零重力宇宙环境中对战的新玩法模式,但最终没有被采用。
他的好朋友 Colt 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两个人甚至搞出了世界观和概念设定雏形,却也止步于此。直到 2015 年,柳叶刀工作室正式成立。
对玩家们来说,这种离开大厂巨头逐梦的行为,十分拉好感。
如果说柳叶刀工作室的创立,给人一种“反资本”的爽感,那么索尼的认可,就是给《边境》国产之光的名头盖了个戳。
2016 年 PlayStation 发布会上,索尼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之星计划,其中就有柳叶刀工作室的《边境计划》,这是《边境》的前身。
主机游戏巨头索尼和中国之星计划,相当于一块投石问路的敲门砖。
此后几年,不少游戏媒体持续关注这款游戏,为《边境》带来了持续的热度,也让柳叶刀初窥游戏市场的一角。
说完离开大厂单干的创始人以及被索尼青睐的好运气,接下来聊聊它被誉为国产之光的第三个原因——游戏本身。
《边境计划》时期,游戏还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雏形,它由虚幻 4 开发,预定不仅要在 PS4 上发售,还要支持 PS VR 。
不过大概玩法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游戏被设定在偏向写实风格的近未来空间战术环境里,扮演一名武装宇航员,身穿自行搭配的宇航服,手持自行组装的武器自由行动。
这个概念十分精彩,预告片也不错,但问题是,游戏光是一个预告片可不行。
在玩家们“画饼”的质疑声中,直到 2023 年,《边境》才被端上来,以抢先体验的形式发售。
《边境》本身立足于 FPS ,同时太空战斗这种形式,也让游戏拥有一个有趣的特点。
传统的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人物行动维度基本上是前后左右再加一个上方,而《边境》则把探索空间拓展到了你的脚下,变成了上下前后左右的行动模式。
用更直白的方式来说,在《边境》里没有地面的限制,玩家也需要向下探索。
这放到 CS 这种传统 FPS 里,有人把枪口笔直朝下,你估计只会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开了挂要开转了。
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全新的游玩体验。也因此,《边境》才饱受人们期待。
在游戏刚发售那会,好评数量远胜于差评数。
柳叶刀也深知外挂对于 PVP 环境的破坏,发了条反外挂声明,开服不到一礼拜,封了上百个账号。
同时,他们还搞起了直播修 bug 、赶进度。
在 B 站直播间里,一块写着未来规划的白板占了大半个屏幕,左边则拉来了老二次元都熟知的凉宫春日当看板娘监督营业,显得十分亲和。
从《边境》这个概念诞生,截止到游戏刚发售这段时间,柳叶刀工作室和《边境》就像是装逼打脸流网文里的歪嘴龙王。
七年之期已到,多年的隐忍和爆发,必须要让否定这个玩法的《逆战》和腾讯知道知道,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但有句古话说的好,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在度过发售日的狂热之后,越来越多的玩家冷静下来,他们发现,这个抢先体验的游戏,好像,似乎,大概,没那么好玩?
这游戏有哪些缺点,过去的一年里,人们该讲的都讲差不多了。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玩家得到的,和他们七年的期待,实在是不匹配。
具体哪方面不匹配,这就海了去了。在 steam 评论区两千多条差评里,玩家们换着花样表示不满。
优化烂、有 bug 、冗余玩法太多、干员设计失败、平衡性一般、玩法太单薄、匹配系统失衡、网络延迟。。。
似乎这些 3A 游戏大厂看了都腿软的致命问题,在《边境》里开始搞团建了。
从这一刻起,《边境》失败的苗头就开始出现了,如果你打开《边境》的 steam 评测图标,就能看出来。
发售日带来的热度,维持了大概一周左右,到了 4 月 20日,评测数量直接大跳水。
一款游戏,最恐怖的不是做得差,而是做得差的同时,人们连骂都懒得骂。
不信你瞧隔壁三国杀,人们有事没事去刷差评,现在好评率只有 9%,但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钱没少赚。
《边境》的崩溃,一发不可收拾。
此后,柳叶刀还做过一些努力,可游戏的多次更新,基本是 bug 修复和维护,并没有推出可以拯救游戏口碑的革命性更新。
6 月 19 日,好久不见的柳叶刀在 B 站、微博发力,亲自下场和发行商撕逼——此前他们发的最后一条游戏更新动态,还是在去年 12 月 27 日。
《边境》为啥会变成今天这样呢?更关注柳叶刀工作室业内动态的人,可能听过一些故事。
从游戏立项到抢先体验版本发售,《边境》经历了数次大改,每次改动都消磨人们的耐心。
工作室的人们发现,自己的工作似乎永无止境,每当窥探到游戏发售的节点,就会有一个新的需求下来,让游戏延期上线。
有网友专门梳理过《边境》的跳票史,从 2019 年开始,不断有游戏发售的消息传出,但结果你也知道,我们被放了很多次鸽子。
面对跳票,柳叶刀的员工,比玩家还坐不住。似乎他们在做的,是一款永远在画饼的游戏。
很快,从三个人扩展开来的工作室,出现了离职潮。最开始的时候,柳叶刀还会给离职员工开欢送会,后来离职人多了,欢送会就取消了。
至于为什么离职,前员工们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薪资问题,因为游戏迟迟不上线,分红遥遥无期。由于工作室体量不大,工资在业内普遍较低。
2020年底,柳叶刀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普涨,但距离员工们想要得到的回报并不匹配。
还有人认为是管理层的问题,认为和一线对接的是“美术主导”制作人,往往站在美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经常会下达模糊的指令。
柳叶刀的想法是,《边境》不是把传统 FPS 搬到太空,所以前期就要用美术包装好,要从技术上实现在自己的系统里自洽。
这种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矛盾,最后的解决方式是, CT 会做一个自己的版本,即便有很多东西最后成了无用功。
此外,还有一些犀利的问题,例如柳叶刀的财力,也在漫长的拖延中逐渐吃紧,有些时候,员工的工资还是管理层借钱才发下去的。
同时柳叶刀乐于参加展会,并为展会提供定制版本,离职员工则认为展会版本消耗了大量精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会被正式版使用。
当然,站在现在这个情况去讨论,有种先射箭再画靶的嫌疑,假如《边境》卖爆了,可能一切说法就反过来了。
只是现在,是非对错已经无关紧要,除非《边境》能死而复生,不然它唯一的价值就只有能让别人复盘避坑了。
有一说一,当年从 CT 脑袋里迸发出来的太空 FPS 这个想法,即便现在去看,依旧热烈且浪漫。
但是世界上不缺好点子,缺的是把好点子变成游戏的人。
对于一款游戏来说,即便拥有一个牛逼轰轰到能拿年度游戏的想法,可要是没法兼顾整体的游戏性以及前后期的设计和运维,那最终得到的也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
好点子再厉害,不能平稳落地说服玩家,它也只能变成一个笑话,就像是陶德和他的《星空》。
而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自媒体高度发达,很多好点子在提出的时候,就会被炒起来,变成一股流量风暴。
投资人挥舞着钞票,推动着兴奋的厂商把点子做成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游戏做到一半就感觉不太对劲,也无法抽身了。
无论是内部的压力,还是外界的期望,都推动着厂商硬着头皮把游戏做完,于是到最后,成品只能做成一个四不像。
《边境》的结果很坏,可初衷是好的, CT 、 Colt 、 Frank 起码比大多数人更具有勇气,敢于为了一个想法,去组建柳叶刀,并为之努力。
遗憾的是,光靠一根筋的努力没什么用,不然世界上最成功的,应该是村里那头拉磨的驴。
撰文:张大东
编辑:莽山烙铁头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游戏对外公开资料、柳叶刀工作室官网
https://gwb.tencent.com/community/detail/133761
https://www.chuapp.com/article/288191.html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66803187220617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