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临死前托孤大臣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样也行?)
对古代皇帝去世后,被托孤的大臣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古代,很多皇帝去世的时候,接班人因为年幼或者能力不足,远远无法承担起统领整个国家的重任。于是皇帝只能在临死前,托孤给一位或多位大臣,这些大臣因此也就有了监国的权力。那么那些渐渐长大的皇帝,会怎样对待这些大臣呢?
在古代,死前托孤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比如三国时期。刘备死前他儿子还不足以担当大任,只能拜托诸葛亮多多照顾,甚至还说如果他没有那个能力,那么你就自己来当皇帝。这也真是大方,不管这是不是刘备的真心话,反正诸葛亮听了是非常的感激涕零。
而诸葛亮不愧是一代忠相,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其死后自然也是尽心尽力。刘禅对诸葛亮也是非常信任,但这并不是好事,军中很多事情都交给了诸葛亮处理,刘禅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后来也许是太过操劳,诸葛亮最终因病而死,可以说是非常的遗憾。而除了诸葛亮之外,忠心的托孤之臣也还是有的。
比如周朝时期的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灭商之后就去世了,当时作为继承人的周成王还比较年幼,而周公既是叔叔又才能出众,这时候自然是辅佐幼帝的好人选。周公摄政六年,期间他兢兢业业,周朝在他的统治下也是稳定发展国富民强。后来周成王成年后,周公也是还政于他,然后退居二线,丝毫没有留恋、觊觎之意,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不过有时候就算你是忠心的,也不一定会有好下场。
唐朝时期,唐太宗病危,便托孤给长孙无忌和另一大臣,让他们辅佐太子李治。长孙无忌本身地位就很高,李世民是他的发小兼妹夫,太子也得叫他一声舅舅,可以说深得李世民信任。而且玄武门的兵变,长孙无忌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被封为太尉,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而李治也是像李世民一样信任长孙无忌,每次长孙无忌进言,他都会优先采纳。李宏泰曾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想都不想直接下令将李宏泰斩首。而长孙无忌自然也是不负这份信任,当了三十多年的宰相,他一直对皇室忠心耿耿。虽然身为贵戚,但是权重而不专,对朝廷尽智竭力,尤其是在典章制度方面,他主持修订的《唐律疏议》,是唐朝两百多年的法律基础。
按理来说,受皇帝宠幸的长孙无忌,境遇应该是很好的,但可惜的是他得罪了武则天。李治曾经想要废后,然后立武则天为后,但长孙无忌却并不支持。虽然后来武则天还是当上了皇后,但对于长孙无忌还是一直怀恨在心。
公元659年,武则天为了排除异己,派人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李治不明真相,在许敬宗等人的催促下只能哭着下令,流放长孙无忌,包括他的儿子也没能幸免。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在被流放后,武则天还是不肯放过他,派人亲自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缢。原本风光无限的长孙无忌,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忠臣尚不一定能够有个好下场,那么那些心怀不轨的托孤大臣呢?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是托孤大臣,因为支持曹操称帝而获得信任,便逐渐开始被看重。后来司马懿帮助曹丕在皇储之争中获胜,地位更进一步,曹丕临死前,令司马懿等大臣辅佐魏明帝,期间司马懿也是屡屡升迁。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再次被托孤,他和曹爽一起辅佐曹芳,这时候司马懿开始遭到曹爽排挤,虽然升官为太傅,但并没有多少实权,可司马懿也并不是好惹的。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曹方离开都城,前往高平陵祭祀,司马懿趁机起兵发动政变,一举控制了洛阳。后来曹爽被杀,皇帝只能沦为司马懿的傀儡,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就这样司马家族从大臣开始,几经托孤,最后成功某得了帝位。就是不知道那些死前托孤的皇帝,有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
除此之外,北周时期的宇文护也是个不老实的。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他早年跟随宇文泰屡建战功,宇文泰死后便托孤给他。宇文护没了宇文泰的压制,野心渐渐的显露了出来,特别是在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根本无法自拔。为了执掌朝政更是先后杀了三位小皇帝,一直到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邕即位,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傀儡皇帝,在韬光养晦隐忍了12年之后,谋划杀死了宇文护。随后其党羽、子嗣也尽数被灭,一代权臣的辉煌,也就此落下帷幕。
总的来说,托孤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管是对年幼的皇帝还是托孤的大臣。皇帝容易被当成傀儡,最后失去皇位,忠心的大臣就算干得好也难保功高盖主,反而遭到清算。而贪念权力的大臣若是不肯放手,也容易导致国家分裂或者是叛乱,除了成功之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古代的一种悲哀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