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zhiyongz 6个月前 (05-28) 阅读数 #趣闻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这还真不是司马迁老爷子歧视韩信,而是因为韩信没有后人继承他的爵位。

简单来说,《世家》里面记载的,都是有一个爵位和封国,可以长时间传下去的家族。准确来说,《世家》里面记载的其实不是某个人的事迹,而是一个可以持续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家族的事迹。

但是《列传》里面,真的就只是记载了某个人的个人事迹而已。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第1张

  至于说为什么司马迁老爷子要这么区分,这就涉及到《史记》的内容分类问题了。

很多人都知道,《史记》号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谓纪传体,就是指以人物和故事主线,来记载历史事件,从而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历史。

  但实际上,真实的历史,其实更像是一张网,或者说是一个由很多节点组成的立体结构。历史上的每一个人,不管是王侯将相,帝王公卿,还是底层百姓,贩夫走卒,其实都是一个节点。然后,所有的节点,共同组成了一段历史。

  而那些同时代的节点,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组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大网,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

所以,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载历史,其实都会有所偏颇。因为最完整的历史,其实是把所有节点的故事,都给记录下来,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某一个时代某个普通的百姓,他的故事对于这个时代的影响太小,所以确实没必要记载他的故事。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第2张

于是,在古代史官的眼里,真正有记载价值的,其实就是那些帝王公卿的事迹。而且,因为先秦时期纸还没有出现,大家记载历史的难度比较大。

  即便是那些帝王公卿,史官们也只会记载他们人生当中参与的一些重大事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先秦时期,几乎所有国家记载的历史,采用的格式几乎是一致的。

  ‘某年,在某国,某某某做了什么事情’。

  用这种格式记载的史书,其实就叫做‘编年体’史书。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第3张

  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据说是孔子修订的《春秋》。《春秋》原本是鲁国官方记载的历史,后来被孔子修订成册。

这种编年体史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历史上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但是同时,这种记载方式也存在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普通人读起来实在是太费劲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读一下《竹书纪年》或者《资治通鉴》。如果是一个对历史完全没有任何了解,连很多重要历史人物都没听说过的历史小白,直接去看这种编年体史书,肯定会产生一种很迷茫的感觉。

  直到司马迁出现。

在司马迁出现以前,历史上所有史书,基本上都是以这种编年体的形式,来记载历史的。但是到了司马迁这里,司马迁他们家,从祖上开始,就一直都是吃‘史官’这碗饭的。

所以,司马迁很清楚,这种编年体历史,存在的很多弊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迁才萌生出写《史记》的念头。

  或许,可以换一个记载方式,用一种更容易让大家理解的方式,记载历史。

就这样,经过司马迁的创新之后,‘纪传体’这种新的历史记载方式,开始正式被大家所熟知了。以往的编年体,都是以年份为基础,很容易让历史初学者搞不清楚状况。但是纪传体则是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用写故事的方法来记载历史。

  这样一来,就算是历史初学者,也能轻易读懂史书了。

不过,用这种纪传体的方式来讲历史,其实也有弊端。因为是以人物故事作为主体,而不同的人物之间,哪怕是同时代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也有可能毫无瓜葛。

  这就导致大家读纪传体史书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断层的感觉,会觉得历史不够连贯。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第4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司马迁老爷子就不得不把《史记》当中的内容,也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就这样,《史记》当中的‘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就开始出现了。

这些内容当中,‘十表’其实是记载历史的表格。以年月为顺序,记载历史上的一些大事,可以简单看作史记的‘目录’。‘八书’则是记载了古代的法律、礼仪、天文历法之类的东西。这两个部分,确实和人物故事没啥关系。

但是剩下的三个部分,本纪、世家、列传,这三个部分就全都是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此来叙述历史了。

而在这三个部分当中,本纪是以王朝更替为主线,记载帝王或者最高执政者掌权期间,国家发生的大事。在古代历史上,天子或者说帝王,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统治核心。所以有关帝王的事迹,其实也就是那个时代最核心的历史主线。

而接下来,在帝王之外,依然处于核心圈层,但是并没有帝王那么重要的,就是诸侯。这些诸侯,或许不像天子那样,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天下。但是在他们所在的诸侯国,或者在中央政府,也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种影响力,还是世袭的。

所以,司马迁就在历史上选择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家族,把他们的家族历史,记载到了‘世家’这部分当中。当然,世家当中所记载的家族,无一例外,全都是诸侯。

  这些诸侯,又分成两类。一类是汉朝之前的,一类是汉朝之后的。

  汉朝之前的诸侯,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那些有名的诸侯国,比如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之外的六国,还有吴越鲁宋这种国家,再加上孔子他们家族,就全都被以家族历史的形式,记载到了‘世家’这部分。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第5张

  不过,汉朝之前的诸侯,指的基本上就是西周册封的那些诸侯。至于说夏商时期的那些诸侯国,不好意思,因为那些历史太过久远,就算是司马迁那个时代,也没多少史料可以查了,所以司马迁老爷子就没写。

  而世家中的另外一部分,就是汉朝开国之后。这部分世家,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老刘家自己家人,一类是开国功臣。

老刘家自己家的诸侯王就不用说了,如果按照夏商周三代的惯例,以后老刘家的那些诸侯,肯定是会千秋万代传下去的。而功臣这个大团体当中,司马迁老爷子其实只选了五个家族。

  这五个家族,分别是萧何家族、曹参家族、张良家族、陈平家族,以及周勃家族。之所以选这五个家族,是因为从当时司马迁的那个时代角度来看,只有这几个家族,虽然没有封王,但是却又以诸侯的形式,有自己的封地,并且可以存在至少好几代人的时间。

后来的历史证明,司马迁老爷子看人还是很准的。五个家族当中,虽然陈平和周勃两人的后代,都没能繁荣太久。但是萧何、张良以及曹参这三位,他们的后人,基本上后来都做到了源远流长

  萧何的后人,后来形成了一个兰陵萧氏。从汉朝到唐朝兰陵萧氏一直都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家族,并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这两个朝代。

  张良的后人就更牛了,张良的九世孙,就是那位创立道教的张道陵,道教就是他们家建立的。直到今天,龙虎山天师依然是张良的后代。

  至于曹参家族,同样也是如此。后来三国时代的曹操,就自称是曹参的后代。

  总之,世家当中的人,基本上都不是只有一两代人,可以深刻影响历史。而是有一个家族,可以在长达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当中,直接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

  但是列传就不一样了。

列传当中的那些人物,他们虽然也都曾经影响过历史,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长盛不衰的家族。所以,他们自己只能载入列传,而不能载入世家这部分了。

将张良萧何放入世家,将韩信放入列传,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何这么做?(干货分享) 第6张

  所以,从史记内部的这些不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同为汉初三杰,但是张良与萧何,后来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家族,而且长时间影响汉朝历史,自然可以载入世家这一部分。至少在司马迁老爷子眼里,他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诸侯,其实没多大区别。

但是韩信就不一样了,虽然韩信功劳也很大,而且也曾经裂土分王,但是最后他却被吕后所生,封国也被没收了,更没有后人继承他的爵位和封地。如此一来,他的影响力仅限于他自己这一生,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世家了。

  这就是韩信和萧何张良之间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