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十二位铁帽子王分别是谁?传承情况如何?(一篇读懂)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清宫剧或清朝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铁帽子王”这样的称呼,那么什么是铁帽子王呢?所谓“铁帽子王”,实际上就是指获赐世袭罔替资格的王爵。
清朝虽然也有世袭爵位,但却实行“降袭制度”,即只有一个儿子可以通过降一等的方式继承爵位。例如亲王去世之后,虽有一个儿子能够承袭爵位,但只能降一等继承郡王爵位。不过,有一种爵位比较特殊,他们可以由一个儿子不降级进行爵位继承,这便是“铁帽子王”。
纵观清朝296年,也仅有十二位王爷得以获此殊荣,那么这十二位“铁帽子王”都是谁,传承情况又是如何呢?
清初因战功获封:八位
清初虽然已有王爵,但并无“铁帽子王”之说,清初王爵尚且较为混乱,时常有罢免、降封、改号现象。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才将诸王王号予以固定,并对偶尔因错降封的王爵予以恢复,又从诸王中挑选出八位赐予世袭罔替资格,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制度明确颁行,这才有了“铁帽子王”一说。
1.和硕礼亲王。始封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嫡次子、清初“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代善少年时便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屡立战功,获封“古英巴图鲁”,领满洲正红、镶红两旗。当努尔哈赤于天命元年(1616年)称汗建立政权后,代善便获封和硕贝勒,开始参与国政,名列“四大贝勒”之首。
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又拥立皇太极即位,当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称帝之后,代善获封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不过,代善由于年长位尊,长期受到皇太极打压,甚至屡遭训斥。皇太极去世后,代善又拥立其第九子福临即位,后于顺治六年(1649年)去世。
和硕礼亲王一系从崇德元年(1636年)一直传承到了清朝逊位后三年(1914年),先后历十代十五王,其中顺治年间曾改封巽亲王,康熙年间改封康亲王,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恢复礼亲王爵位。
2.和硕郑亲王。始封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也是铁帽子王中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自幼由努尔哈赤抚养长大,初封和硕贝勒,领镶蓝旗,曾参与征讨蒙古、朝鲜等战,皇太极即位后又随其东征西讨。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后,济尔哈朗晋封和硕郑亲王。
皇太极去世后,在豪格与皇太极争夺继承权时,正是济尔哈朗出面提出迎立福临,之后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病逝。
郑亲王算是铁帽子王中比较特殊的一支,虽然没有明确为“世袭罔替”,但是此后传袭九代,一直没有降爵,也相当于世袭王爵。从崇德元年(1636年)到光绪八年,历十代十七位亲王,其中八位郑亲王、九位简亲王,而且有五位都曾被夺爵。
3.和硕睿亲王。始封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其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获封贝勒,后于天聪年间跟随皇太极出征,因军功获赐“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曾意图谋夺皇位,后迫于形势扶立顺治帝福临,与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趁中原内乱,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先后获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次年被顺治帝剥夺封号。
睿亲王一系也算比较特殊,因为袭爵的都不是多尔衮后裔。多尔衮死后无子,于是以同母弟多铎第五子多尔博为嗣子,承袭爵位,但在顺治八年(1651年)的清算中被革爵,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多尔博的五世孙淳颖才被恢复睿亲王爵位,被赐予世袭罔替资格,并追封其父祖五代为亲王,后又传八代。
4.和硕豫亲王。始封王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其于天命五年(1620年)获封和硕额真,旋即又晋封贝勒,统正白旗(后与多尔衮对调成为镶白旗)。后长期跟随皇太极征战,因征讨多罗特部有功被赐号“额尔克楚呼尔”,皇太极称帝后获封和硕豫亲王。
此后,多铎参与了入关和平定南明的战争,最终于顺治六年(1649年)去世。
多铎去世后,其子多尼袭爵,顺治九年(1652年)受多尔衮牵连被降封郡王,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恢复亲王爵位,并获世袭罔替资格。多铎一系共传九代十四位王爷,其中豫亲王九位、信郡王五位。
5.和硕肃亲王。始封王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豪格少年时起便跟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因战功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皇太极即位后,豪格又参与了宁锦之战等多次战役,不仅与明朝交战,而且还曾出征朝鲜和蒙古。皇太极称帝后,豪格晋封和硕肃亲王,并兼管户部事务。
皇太极去世后,豪格曾与多尔衮争夺皇位,顺治元年(1644年)因言语中伤多尔衮而被削爵,后因随军入关又于同年恢复爵位,之后长期在外领军作战。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班师回京不久便被革爵下狱,同年四月死于狱中。顺治亲政后,为其平反恢复爵位。
豪格死后,其子富绶袭亲王爵,改封显亲王,显亲王爵位传四代,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肃亲王爵位。肃亲王一系共传十代十二位王爷,其中肃亲王八位、显亲王四位。
6.和硕庄亲王。始封王是皇太极第五子硕塞,十四岁时皇太极去世,后随顺治入关进入北京,被封为承泽郡王。之后,硕塞跟随多铎先后率兵清剿李自成余部和攻打南明政权,并率军清剿各地叛军土寇,因功被多尔衮于顺治六年(1649年)升为亲王,但次年便因豪格事件牵连又被降回郡王。
顺治亲政后,念其战功和出身,又将其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并颇受重用。顺治十一年(1655年)十二月,硕塞病逝。
硕塞去世后,其长子博果铎袭爵,改号庄亲王。不过,由于博果铎无子,当其于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去世后,雍正帝在硕塞仍有后人的情况下,却让康熙帝十六子允禄继嗣为后,承袭了庄亲王爵位。庄亲王一系共传八世十一王,不过除了前两任亲王为硕塞一脉外,其余亲王皆为允禄之后。
7.多罗克勤郡王。始封王是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丧母,父亲代善与继母又苛责自己,于是努尔哈赤将其交由孟古哲哲与皇太极一起抚养,并与父亲代善分家,后跟随祖父努尔哈赤攻沈辽、征蒙古,因功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一月获封台吉、贝勒。
努尔哈赤去世后,与父亲同管两红旗的岳托,曾力劝父亲迎立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岳托获封和硕成亲王,主管兵部。后因性格狂妄傲慢,两度被降为贝子,皇太极两次免其死罪。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因天花病逝,被皇太极追封为克勤郡王。
岳托死后,其子罗洛浑袭爵,改号衍僖郡王;罗洛浑去世后,长子罗科铎袭爵,后改号多罗平郡王,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重新改回克勤郡王。克勤郡王一系共传十三代十七人,其中克勤郡王十人、衍僖郡王一人、平郡王六人。
8.多罗顺承郡王。始封王是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之子勒克德浑。少年时父亲去世,与兄长阿达礼相依为命,皇太极去世时,其兄阿达礼因支持多尔衮被祖父代善处死,勒克德浑亦被宗室除名。顺治元年(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念及此事,不仅恢复勒克德浑宗室身份,而且册封为多罗贝勒。
之后,勒克德浑参加了平定天下的战争,期间屡立战功,后因功于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晋封顺承郡王,后于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去世。
相较于前面几脉,顺承郡王一系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先后传10世15王。
清中后期立功恩封:四位
除了以上八位在清初因战功获封“铁帽子王”者之外,在清朝中后期,亦有四位王爷获得了世袭罔替资格。不过,与清初那些立下战功的王爷相比,这四位王爷多是因与皇帝关系较为亲近或在政治斗争中立功而受封。
1.和硕怡亲王。始封王为康熙十三子胤祥。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开始,胤祥便是四哥胤禛(即雍正帝)的铁杆盟友,因而在雍正即位之后,便被任命为了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并被晋封为和硕怡亲王。
虽然胤祥仅仅辅佐了雍正八年便英年早逝,但鉴于其对雍正朝的巨大贡献,雍正帝在其死后,便下谕令“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怡亲王于是获得世袭罔替资格。
怡亲王一脉共传八代九位,期间在“辛酉政变”中怡亲王载垣被赐死,亲王爵位被废,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才被恢复。
2.和硕恭亲王。始封王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奕。奕早年深受道光帝宠爱,咸丰帝即位后遵遗诏封其为恭亲王。咸丰初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后因兄弟失和而逐渐淡出朝廷。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咸丰帝逃往承德,奕则以全权钦差大臣留守北京,负责与英法谈判。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去世,两宫太后联手奕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政权,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则被任命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此后长期处于权力中心,直到“甲申易枢”中被罢黜。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去世。
整个清朝,恭亲王共传三代两王,奕去世之后,由其孙溥伟承袭爵位。溥伟后来投靠日本,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去世。溥伟去世后,其第七子毓嶦承袭王位,不过只是伪man洲的亲王,已经算不上正统了。
3.和硕醇亲王。始封王是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奕譞,道光三十年(1850年)时获封醇郡王。咸丰帝去世后,因联手两宫太后和奕参与“辛酉政变”,再加上其大福晋是慈禧胞妹,因此慈禧掌权后颇受重用。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封亲王衔,后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进封醇亲王。
同治帝死后无子,在慈禧的操作下,奕譞之子载湉得以即位,是为光绪帝,醇亲王也因此得以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醇亲王奕譞去世。
醇亲王共传两代,奕譞去世后,其第五子沣袭爵。
4.和硕庆亲王。始封王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嫡孙奕劻,也是清朝最后一位获赐世袭罔替资格的亲王。奕劻初封辅国将军,后晋封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封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晋爵亲王,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清朝灭亡后,奕劻迁居天津,后于民国六年(1917年)病逝。
庆亲王也是十二位铁帽子王之中,唯一一个仅传了一代的王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