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生命周期(图自:CDC,via Cnet)
弓形虫与疟原虫同属一类“杰出”的单细胞生物,因其能够改变啮齿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方式而被熟知。长期以来,公众和研究人员一直对它的作用方式感到好奇。
研究表明,被弓形虫感染的啮齿动物会变得更加“无所畏惧”,甚至一些研究者将人类感染与冲动 / 精神分裂等心理健康状况联系起来。
在大多数温血哺乳动物体内,弓形虫基本上是个惰性的存在、并称保护性的囊肿以生存(包括在脑组织中)。囊肿会终身留在宿主体内沉睡,除非 TA 们的免疫系统变弱。
然而在猫的肠道中,事情就大不相同了。弓形虫只有一个目标 —— 进入猫的体内、发育成熟、成功繁殖,并随粪便将后代排出宿主体外,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为了加大对猫的感染能力,弓形虫会先找啮齿动物下手,使之“更勇敢”地面对猫科动物、而不是被其气味给吓跑。
从这方面来说,弓形虫似乎能够减轻焦虑、增加其被吃掉的几率,从而有机会潜入“更优质”的宿主体内。
对猫来说,毛茸茸啮齿动物更像是一个特洛伊木马,其身上携带的一群寄生虫,正伺机潜入它们的体内。
包埋在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囊肿(图自:CDC)
然而围绕弓形虫“改变思想”的能力程度,仍存在着激烈的科学辩论。研究表明,这种生物确实会影响小鼠的行为,但它是否是进化激发的一种适应机制?它会直接操纵宿主的大脑,并一切如其所愿吗?
还是说感染会导致宿主的免疫反应变得紊乱、导致脑炎发作、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周二发布于《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就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研究人员检查了受弓形虫感染而引起的小鼠行为变化,并对啮齿动物展开了一系列行为测试,以确定它们是否变得不惧怕捕食者的气味和开放空间。
然后钻入小鼠的大脑,将注意力集中在寄生性囊肿和炎症的遗传标记上,以确定是否出现了有助于改变小鼠行为的明显生理变化。
论文合著者、日内瓦大学神经遗传学家、博士生 Madlaina Boillat 表示:“围绕普遍焦虑是否有所降低的问题,仍存在着许多争议”。
研究表明,感染后的小鼠没有焦虑上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这取决于更多的变量。比如采用哪套行为测定标准、以及感染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实验鼠和寄生虫的品系。
在一项行为测试中,研究人员将小鼠置于 X 形的“迷宫”中,X 的两端被大墙包围、另两端则门户大开。
为安全起见,未感染小鼠多被黏附在带有边界壁的手臂上。但感染了弓形虫的小鼠,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探索敞开的空间。
另一项测试则表明,受感染者亦更愿意闻嗅狐狸和豚鼠的气味。这一新发现尤为重要,因其证明了弓形虫并不具有传闻所示的那般“致命吸引力”。即选择性地操纵宿主的行为、以减少对猫的恐惧。
啮齿动物不会专门去找猫科动物送死,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寄生虫似乎可能与大脑中更广泛的焦虑途径有联系,从而引发好奇心的大增。
Boillat 称:RNA 测序实验表明,被感染小鼠的大脑发生了重大变化。高度感染者表现出免疫病理学迹象,如神经元死亡和兴奋性毒性。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球形囊肿、以及在小鼠脑中发现的验证程度有关。弓形虫并不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去直接弄乱脑细胞(比如以某种方式来调动啮齿动物的脑灰质),而是推动了炎症的产生。
此前也有表现出类似现象的研究:当囊肿和炎症加重的时候,受感染小鼠的活动水平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换言之,弓形虫并没有对宿主产生‘心灵控制’的能力,反而更像是免疫反应驱动了异常、甚至致命的行为。
若这项发现能够在人体上找到对应的结果,即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Boillat 指出:众所周知,无论是弓形充、还是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大脑炎症,都可能引发人类的精神疾病。
然而在解释相应结果的时候,仍应保持非常的谨慎。研究小组观察到:被感染大脑中的基因表达与行为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无法提供任何因果关系的解释。
此外人类与小鼠对寄生虫感染的反应不同,使之很难展开跨物种的直接比较。
下一步,研究小组将了解大脑炎症是如何驱动小鼠行为的改变的。
到底是因为脑细胞受到某种程度的过渡刺激、还是因为分子信号开始混乱?寄生虫的存在,会改变大脑对刺激的反应方式吗?
想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阐明弓形虫所谓的‘精神控制’技术。对于‘铲屎官’们来说,后续研究亦有助于减少其对于喵星人的恐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