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襄王落难时,秦穆公为何将“勤王”机会送给晋文公?(硬核推荐)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穆公为什么把“勤王称霸”的天赐良机拱手送给了晋文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周襄王三年(前649年),周襄王之弟王子带发动叛乱,迫使周襄王逃往郑国。无奈的周襄王只得号召其他诸侯国“勤王”。但当时已经是春秋时期,周天子早已经没有号令诸侯的实力了,包括郑国在内的很多诸侯都不响应“勤王”号召。
周襄王的“勤王”号召对于中小诸侯来说是件闲事,但对于志在称霸的大国可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从齐桓公称霸以来,“尊王攘夷”已经成为聚拢诸侯、成为霸主的重要旗号。东周的“王子带之乱”正好为志在称霸的大国提供了难得的“尊王”机会。
得到周襄王落难的消息后,秦穆公立刻在黄河西岸集结大军,准备“勤王”,秦穆公为此已经等了几十年了。但奇怪的是,在即将起兵时,秦穆公却在晋文公的请求下退兵了,将“勤王称霸”的天赐良机拱手送给了晋文公,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论血缘,晋国是姬姓诸侯,先祖是周成王之弟唐叔虞;而秦国是外姓诸侯,先祖秦非子是商朝重臣恶来的后代。论地位,晋国是侯爵,秦国是伯爵。因此晋文公主动要求领导整个“勤王”行动,秦穆公在礼法上就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
其次,秦国是春秋初期才建立的诸侯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比不上晋国。而晋文公即位后推行改革,任用贤人,晋国已经成为是春秋第一大国,国力超过秦国。如果和晋国翻脸,秦国应对外部威胁恐怕就疲于奔命了,哪有精力争霸呢!
最后,秦国位于黄河西岸,晋国位于黄河东岸。晋国正挡在秦国东进的路上,秦国要想进入中原必须打败或者联合晋国,否则就算“勤王”成功也做不成霸主的。而晋国国力又在秦国之上,秦穆公既无力也没有必要和晋文公翻脸。
综合考虑后,秦穆公认为秦国尚没有条件和实力与晋国争霸,不如将“勤王称霸”的良机送给了晋文公。而作为回报,晋文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秦国进入中原,发展势力。能够成为晋国之下的第二霸主,对于秦国来说也是重大进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