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唐朝本来是科举取士,为什么后来变成内推当官了?(全程干货)

zhiyongz 6个月前 (05-07) 阅读数 #趣闻

  众所周知科举制是古代封建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特点就是公平,让寒门出身的学子也有了做官的机会。那么唐朝本来是科举取士,为什么后来变成内推当官了?其实这是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并不完善,试卷并不隐藏姓名,于是里面就有了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一)唐朝选拔官吏考试以诗歌为主,所以诗人为官者甚多

唐诗、宋词、元曲一直以来并立于我国封建时期的历史文化之中。唐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唐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朝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诗人,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唐朝在诗赋方面无疑独领风骚。

那么为什么偏偏唐朝的诗人多呢?那是因为唐朝的科举制中,考试的考题多为诗赋,所以想要做官必须要让自己成为一名诗人。

  很多学子为了成功考上进士,就一门心思的钻研诗赋,将毕生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做诗上,像杜甫那样始终醉心于作诗,却郁郁不得志,很难走入仕途的人并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的诗人数量自然就会大量增加,流传下来的诗赋也就更多了。

  (二)试卷并不隐藏姓名,考生可以提前进行自荐

  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曾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名句来形容自己金榜题名之后的喜悦之情,喜悦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唐朝时通过科举来进入仕途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与后代王朝相比,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想要金榜题名,除了自己本身必须具备学识,能够考出好成绩之外,还需要有名人的推荐。这也就让官吏的选拔过程中存在裙带关系的现象,很难保证公平性。

此外,唐朝在科举考试时,试卷是不需要进行糊名的,阅卷考官可以看到每一张试卷的考生名字。所以,考生也可以提前找考官进行自荐,这样一来,考官就会给予自己认识的考生进行照顾,使之更容易中举。

据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科举过程中就曾多次向当朝宰相推荐自己,一代大文豪尚且如此,可见诗人们的自荐是多么的普遍,这样一来,能够成功做官的人基本上都是被高官所推荐的,单凭自己本事想要做官就太过困难了。

  综上所述,隋朝短命而亡,唐朝实则是科举制正式开始推行的第一个王朝。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首创者,唐朝的科举制度自然是不完善的,人们对官吏选拔的思想中还有一些曾经察举制的影子。

所以官吏大多还是可以通过其他人的推荐而获得任命的。又因为唐朝的科举考试主题以诗赋为主,所以,诗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最多的推荐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