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夷陵之战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决策?真相是什么?)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场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争霸,其中刘备创立的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两个关节点一个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另一个是刘备登基后悍然发动对东吴的进攻,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回。
荆州丢失后,两路北伐的前进基地失去一个,但并非伤筋动骨之痛,蜀汉的大部分实力还在,最关键的是主心骨刘备还在。
而夷陵之战后,不但将蜀汉多年积攒的精兵和物质消耗一空,连刘备也因大败后承受不了打击,患病身亡。
至此,蜀汉政权变成三国中最势弱的一方,刘备一辈子打拼的奋斗目标成为完全不可能实现的镜中花、水中月。
刘备当初和诸葛亮规划蜀汉集团的战略时,首要敌人是北方的曹魏集团,而对于东吴制定的规划是“和”,为达成这个规划,刘备甚至不惜自降辈分,娶了孙权的妹妹做老婆。
虽然孙权袭取了荆州,但最强大的曹魏还在北方虎视眈眈,刘备为何会在刚登基不久就不惜以举国之兵东征孙权?他的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小编略作分析如下:
第一:或许是为了复原“隆中对”时的战略规划?
诸葛亮给刘备作的“隆中对”中,对于北伐曹魏是规划的两路出兵,一路是汉中,另一路就是荆州,面对庞然大物曹魏,单独一路出兵讨伐是很难战胜的,除非蜀汉的绝对实力在曹魏之上,但显然不是,所以荆州的丢失对于北伐的成功率来说算是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刘备伐吴,或许目的仅在于荆州,拿下荆州复原“隆中对”时的战略,并顺带吓唬住孙权,让他在蜀汉北伐的时候别在侧翼捣乱。
第二:刘备称帝后,手下的几大派系都要赏赐财富和土地,从何而来?
刘备是以外来人身份在蜀中称帝,蜀中的世家大族和随刘备入蜀的元老派、荆州派是有很深矛盾的,跟随刘备入蜀的元老派、荆州派是嫡系,天下三分有其一他们出的力最大,不能亏待他们,但要赏赐的话只能从蜀中的财富中挤出来,特别是土地,包括官位也是元老派和荆州派占据要职。这就让原蜀中的世家大族们心里要流血了。
荆州还在时,那边能安置一部分,荆州丢失后,仅仅依靠蜀中的资源来安置和赏赐手下的几大派系就很困难了,又不能强行牺牲任意一方,否则就要大乱。大家伙跟着刘备呕心沥血不都是为了功名和财富嘛。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只能去想办法扩张,有了多余的财富和土地,刘备才有激励士气的本钱,才有北伐成功的希望。
所以必须让大家看到跟着他刘备混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曹魏比较强,不好去抢,那就是东吴了,不说消灭孙权抢占江东,至少能拿回荆州吧,多个荆州在手,不说北伐希望大增,至少手头上能宽裕一点。
第三:首要战略目标已经变了,先打弱敌,整合力量后再战强敌
刘备东奔西逃数十年,不管他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还是不愿寄人篱下,口头上的宣传口号一直都是“复兴汉室”,有了这个口号,他才能以白手聚齐起一帮志同道合的文臣和武将帮助他打江山,也成功的打下来三分之一。
在曹丕篡汉前,汉献帝是名义上的皇帝,刘备“复兴汉室”的首要目标当然就是把皇帝从曹操的魔手下解放出来,自己来辅佐复兴。所以,北伐是唯一选项,在这个大义面前,孙权也不敢扎刺,在后面捣乱的可能性很小。但曹丕篡汉后,汉献帝或许不在了。
“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三国志·先主传》
也或许是装作汉献帝不在了,然后刘备自己做了皇帝,刘备称帝时定的国号就是“汉”,以前的皇帝没了,现在新皇帝上位,解救也就无从说起,那么国家的最终战略就从解救汉献帝后“复兴汉室”变成了完成全国的统一,这也是国号定为“汉”之后必然要承担的责任。
既然是为了统一,那就未必要先打强敌,可以先收拾孙权这个相对弱小的割据军阀,然后整合好整个南方的力量再来北伐,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得多。
第四:趁着曹魏内部还没有整合好,赶紧出手干掉孙权
即便刘备先去北伐,也要顾及东吴的感受,孙权不是省油的灯,他也需要生存,不会眼睁睁看着曹魏或蜀汉分出胜负,两方中的任何一方占据上风,他肯定都会出手帮助弱小的一方,刘备北伐曹魏,如果节节胜利,东吴难免不会在后面捣乱,比如说再搞个偷袭什么的。
蜀汉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开辟第二战场,那么先搞定东吴这个简单选项也不是不可行,即便灭不掉孙权,也至少要打得他元气大伤,多搞回几块战略缓冲地,省得北伐的时候被孙权掣肘。
对蜀汉有利的是,刘备准备伐吴时,曹丕刚刚篡汉仅一年时间,曹丕虽然抛出“九品中正制”和北方的世家大族做了利益交换,但内部总还是有忠于汉室的反对派的,曹丕又是二代继承人,他需要时间理清内部的次序,短时间内不会插手南方。
因此,这个时间是最合适来干掉孙权的,再晚个一年半载的,曹丕缓过气来了,就不会任由蜀汉或东吴中的任意一方统一南方。
我们现代人把这种情况美其名曰“战略机遇期”,在曹丕无法顾及到南方的时候,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的伐吴,如果顺利的话(刘备出征时当然是信心满满的),等曹魏反应过来,没准已经干掉孙权并拥有江山半壁了,到了这个时候,就问还有谁能阻止刘备?
综合以上分析,刘备东征东吴绝非头脑发热,也绝非是为了所谓的给兄弟关羽报仇,的确更改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先弱后强的逐步统一全国。刘备非庸才,领兵打仗打了几十年,统军打仗的能力还在诸葛亮之上,眼光未必差,绝对知道好坏。
他做出先打东吴的战略时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败得那么惨?他的战略目的朝堂上有能耐的大臣也都能判断得出来,《三国演义》里赵云和诸葛亮轮番上前劝阻刘备的事在史书上是没有的,《三国志》的记载中只有一个秦宓因劝阻刘备而下狱,秦宓当时仅仅是个从事祭酒,也就是说,当时蜀汉内部的势力中很有可能大部分是支持刘备的这个决策的。
战略决策或许正确,不过刘备显然大意了,骄兵必败是千年以来的真理,在黄口孺子陆逊的一把火下,蜀汉军队一败涂地,最重要的是领头羊刘备没撑住,没多久就去世了。
刘备一死,蜀汉内部唯一的一个能压制住各派系的强力人物不在了,本来势力就变得最弱小,内部还无法齐心,诸葛亮鞠躬精粹的多次北伐自然只能是毫无进展。
因此,三国时的蜀汉政权衰退于“夷陵之战”后没错,但刘备本身做出的决策未必就错了,无非是败者为寇而已。
备注:关于赵云劝谏刘备不要伐吴以及诸葛亮感叹若法正在必可阻止刘备的记录在司马迁所著的《资治通鉴》里有专门记载。对此小编有存疑,首先,诸葛亮和赵云都是比秦宓更重要的人物,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三国志》里却没有他们的言论和意见,为何反而单独记录秦宓的言论?《三国志》里连“群臣谏之,不从”等类似的字眼都没有。或许司马光有更多的史料证明,那么小编就错了。
其次,司马光的立场属于非战一类的,算是妥协派,从他对西夏的态度和当宰相时实行的政策就可以看出来,《资政通鉴》是他写出来给皇帝看的,那么是否会将个人立场写入进去?公认的最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都带有个人立场,比如贬低王翦、蒙恬、卫青、霍去病等战场上的英雄。所以司马光也并非不能编写带有个人立场的言论,包括本文就带有小编自己个人的理解和立场,至于谁对谁错,读者可以自行判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争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