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三国里的许攸是什么样的人(三国时期的许攸因何而死?)

zhiyongz2024-05-16生活百科

网友提问:

三国时期真实的许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回答:

对许攸的了解,大多是官渡之战弃袁绍而去,在咱们现在看来,说好听点是择贤君而仕,说难听点就是叛徒,出售军事机密来换取荣华富贵。

许攸早期在汉灵帝朝任职,大家都知道汉灵帝重用宦官治理朝政,贪图享受,卖官鬻爵,是个典型的昏君。许攸也算是有识之士,打算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废除灵帝,也拉拢过曹操参与,但曹操拒绝了,这说明许攸与曹操早就有交集,可能关系匪浅,要不然这么大的事怎么会让曹操也参与呢?当然最后失败了,许攸就出逃了。

时隔五年,许攸跟随袁绍投奔冀州牧韩馥,此后袁绍反董卓、夺冀州、败公孙瓒等一系列战事,许攸作为其主要谋士,肯定献计献策了,但史书却没记载关于许攸在这些战役中的点滴表现,从189-199年,这十年属于真空期,《三国志》、《后汉书》等没有关于许攸的任何记载。

公元200年8月,曹操与袁绍对峙相持。据《汉晋春秋》记载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从对袁绍的建议来看,许攸很有战略眼光,足智多谋,能够冷静分析形势,做出合理的判断。但奈何袁绍是庸主,志大才疏,没有大的战略格局,有点意气用事。正好此时家里人犯法,被捕下狱,说明许攸治家不严,最终许攸投奔曹操,献计烧袁绍粮草。

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曹军割了袁绍大将淳于琼的鼻子,并俘虏了他,因在灵帝时期曹操为西园八校尉之典军校尉,淳于琼为西园八校尉之右校尉,曹操本想留其性命,奈何许攸一句“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最终杀了淳于琼,这让我想到曹操欲留吕布时,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这两句话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这充分说明许攸杀人于无形,深藏不露,洞悉人性,可以抓人软肋!

最后说说许攸的结局,许攸自恃功高,经常对曹操出言不逊,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属于政治白痴,情商极低,最终丢了性命!

其他网友回答

许攸有些见识,胆子也大。

184年,就是张角暴动那一年。许攸竟与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合谋废黜汉灵帝,还邀请老朋友曹操一起干,曹操当然拒绝了但也没举报。可此事还没有发动就暴露了,王芬自杀,许攸潜逃(和关羽一样,要不是爆发黄巾起义,许攸早晚被汉灵帝逮捕及灭族)。

逃过这件灭族大案,许攸于190年左右投靠袁绍并作为他的谋士。可惜,以当时人评论,许攸贪而不智。因此袁绍只是将许攸作为参军而不是审配那样的亲信。

官渡之战时期,审配在后方主持,将涉嫌贪污的许攸侄儿抓起来并报告袁绍,袁绍很恼火斥责并命令驱逐,不想听解释。许攸愤怒之下竟然投奔曹操并出卖袁军屯粮乌巢的情况,已经濒临绝境的曹操孤注一掷,亲自率领5000精兵偷袭乌巢,击败饭桶的前同事淳于琼,彻底焚毁袁绍军粮。袁绍反击但遭到大败,曹军以绝对劣势兵力击败袁绍的十多万大军。袁绍就此一蹶不振。此后,曹操乘袁绍死后诸子的矛盾于204年占领邺城,再次击败袁军主力,北方基本统一有望。

进入邺城后,许攸得意忘形呼喊,阿瞒(曹操乳名),没有我,你怎么进的来此门?

后面许攸还多次这么说,被人揭发,曹操将其逮捕入狱,后期处死。

所以,许攸有智,但贪酷,且狂妄。

其他网友回答

许攸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南阳人,和曹操、袁绍是发小。许攸学识渊博,智勇双全。官渡之战献良策袭击乌巢,帮助曹操打败袁绍。许攸有个致命的缺陷贪心。

许攸视财如命,据《武帝纪》中记载“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是许攸投靠曹操的原因。《三国志》中记载荀彧预料审配逮捕许攸的家人,许攸恼怒便投了靠曹操,所以曹操拿重金安抚许攸。许攸没了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曹操效力。

许攸很贪功,这是他被杀的直接原因,他帮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到达邺城。他目中无人,将功劳占为己有。时不时的在曹操面前夸自己的功绩,曹操表面迎合,心中早已讨厌至极。但他不善察言观色,口无遮拦,轻视曹军将士,辱骂曹操,被许褚一怒之下杀死,曹操知道后深责许褚,下令厚葬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