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杨万里的诗夏夜追凉 杨万里小诗《夏夜追凉》,真是心静自然凉吗?

zhiyongz2024-05-04生活百科

网友提问:

杨万里小诗《夏夜追凉》,真是心静自然凉吗?

优质回答:

谢邀。

这个问题,我若只回答一个“是”,怕是有些敷衍。

可这答案不就是个“是”么?杨万里都在诗里面说了不是风了,不是风让人凉快,那不是心静自然凉还是什么呢?

说多了,有人嫌啰嗦。说少了,不推荐。

那就详细赏析一下杨万里的这首《夏夜追凉》吧: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是南宋名臣,是爱国、主战的一位诗人,和陆游,尤褒,范成大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不过作为朝廷重臣,要在主战主和的政治浪潮反复中生存下来,他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这一点倒是和他的晚辈,词坛大家辛弃疾有些类似。

不过在他擅长的描写自然景物上,杨万里的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为世人称道,形成了一种“诚斋体”(诚斋是他的号)号令南宋诗坛。

而《夏夜追凉》正是这样一首语言浅白,清新自然,却又构思奇特,略带一点机心的小诗。

先看平仄。首句“夜热依然午热同”,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仄起平收的七绝格式起句,根据“对”、“黏”的规则,得到整诗的平仄格式(不会推导的找以前文章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到字词完全合平仄,一二四句尾“同”、“中”、“风”押平水韵“一东”部。

这是一首完全合律的近体格律七绝。

再看内容,因为字词浅近,所以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倒是题目取得很有特色:《夏夜追凉》,“追凉”一词,是追寻、寻觅清凉,很是生动有趣。倒也不是杨万里首创,早在杜甫的《羌村》里就有:“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用在标题中,简单清晰地点明了时间(夏夜)、情境(热)、行为(追凉)。

首句“夜热依然午热同”,说这都半夜了,可还是热得和午时差不多。这种感觉现在的小孩体会不到了,房间里都有空调。我们记忆中的小时候是会这样的,在正暑炎热之时,晚上也很热,虽然和白天太阳暴晒不同,但是那种没有一丝风、无处可逃的闷热是会让人感觉上出现误差的。所以经常会有人感叹:“这大晚上怎么和白天一样热啊!”杨万里就是这个意思。

首句感叹引出第二句,这么热怎么办呢?又没有空调开。诗人实在待不住了,“开门小立月明中”。反正睡不着,不如敞开门户去赏月好了。月光皎洁,说明这是大热天的月圆之夜。这里承接首句,进一步补充时间、地点、行为的细节。

第三句进行转换,前两句写热已经很形象了,把人都逼出户了,所以这里就按照“起承转”的绝句套路,宕开一笔:“竹深树密虫鸣处”,院子外面竹林茂密,树木成荫,幽深处一片寂静,远远传来虫鸣。“竹深”、“树密”、“虫鸣”三个印象堆叠,瞬间勾画出一个静谧清幽的场所,如在眼前。

尾句是这首七绝的重点,“时有微凉不是风”。看着树木森森,听着虫鸣声声,不时感觉到一些微微的凉爽。如果没有最后三个字,大家一定认为是因为开门到了户外,总算有些凉风了。可是最后三字奇峰突起,否认了大家心中所想。这种凉爽并不是风带来的,也就是说并没有风啊,那么这些“时有微凉”是如何来的呢?

这才是这整首诗的背后意思所在,其实就是题主所说的“心静则凉”。同时期的范成大也曾经写过“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这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桂旗不动,无风自凉。都是讲的静心生凉。

杨万里这首诗看似浅白,却还是在讲道理。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相比起唐诗的描写、感受、意在言外,宋诗更进了一步,那就是讲理。只不过杨万里这首诗以描写感受为主,讲道理为辅,而且隐藏得很深很深。

毕竟只是一首生活小诗。这种把你带入一个情景,自发地猜想“来风了”,再通过最后三个字把你的想法推翻,让读者去思考背后的道理的玩法,非常的“宋诗”。

肯定有同学要说了,咋就不好好讲话啊?就不能“开门避暑去,心静自然凉”?当然这样也可以,但是这就不是好诗了。

诗嘛,从来就是不好好说话,偏偏说出来让你心服口服。

其他网友回答

杨万里小诗《夏夜追凉》,意境清幽,禅意深远,读来有清透之感,彻醒之悟。

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季节,读一读这样的禅诗,可以让烦躁的心胸得到清凉的洗涤,让尘世的烦恼稍微缓解。

题主说到的“心静自然凉”,我记得是来自白居易写的一首诗。

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白居易去寻访一禅师,名叫恒寂。 见他在闷热的禅房里安静地坐着,白居易很疑惑地问他:“这里好热啊!大师您怎么能坐得住?”

恒寂禅师说:“我觉得不热啊,甚至还很凉快呢”!

白居易听了,如醍醐灌顶,深受触动,于是赋诗一首,名曰《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自凉。

后来, 白居易意犹未尽,还作了一首《消暑》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那心静自然凉的心态和修行,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清澈见底。

心静,就是一个好心态。天气酷热,就好比烦嚣的尘世。心态好了,处于烦嚣的尘世,也可以如如不动,八风不倒。

要上升到禅师那样的精神境界,非常人所能。我们只有多读前人的诗词文章,多领悟大师们的精神境界,自己多多思考人生的意义,用以纠正我们的日常行为,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中,自觉自律,自动修行,方能得到醒悟,赢来心静。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密林深处的幽静让人心生凉意,实则并没有一丝丝的风儿,就是心静自然凉。

杨万里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mao、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夜热依然午热同诗人在酷暑难耐的午夜,能找到一处可以释放心中烦热的清凉,实属不易。妙就妙在,全诗28字没有一个字提到心,或与心有关的意思,但是字里行间毫不掩饰地表露出诗人杨万里的胸中愤闷与忧郁。

陆游就不同了,直接把床移到水边去。《门外追凉》宋?陆游

山月出时闲弄影,水风清处旋移床。

这里有清凉的水风,不然夜里如何睡得。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心心胸豁达开朗,气度净洁,才在如此酷热难耐的午夜,追寻到一丝清凉。语言浅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曲尽其妙和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同时还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诗人官场几起几落,都能实时调整心情,如《夏夜追凉》排解愤闷,显得不急不怨,心态平和,只要心态好,心静就自然凉了。最后一句点明主题。

后来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幽屏与世无争,享年80岁。

现在的我们几乎家家安空调,没法切身感受诗人已是午夜了,依然像白天正午一样热,迫不得已追可以能纳凉的地方。一个追字,即觅凉、取凉、找凉,怎个渴求了得!

分享到此。希望您满意。

其他网友回答

杨万里的《夏夜追凉》诗,所诠释一个‘心静自然凉’的意境,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关于这个观点,我想从道家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的修身偈语来分享: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诗人作为一个常人,此时对外界的‘’热‘’的感受,应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暑气‘’这物理的客观之‘’热‘’;二是诗人对俗事所‘’忧‘’这心里的主观之‘’热‘’。因为内心被俗事欲望所牵,不得排遣,心生焦躁,加上外界暑热之气,自然热火攻心,加重了热的感受。当起身户外小立静心之时,看到‘’明月、幽竹、密林、虫鸣‘’这些宁静的景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有序,顿觉内心的焦虑都是心欲自扰,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正所谓‘’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暑热之气依然,虽无风拂面,而内心已感清静凉爽了。

这是‘’心静自然凉‘’的清高境界呵。

其他网友回答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全诗如下: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诗的大意是:

闷热的夜晚如同炎热的正午一般,我推开门小立在明亮的月光中。竹林幽深,树木繁茂的地方传来啾啾的虫鸣声,时而微凉却不是因为风。

诗意赏析:

“夜热依然午热同“,夏季的夜晚热的和炎热的正午一般,夏季中午已经够热了,夜晚却和中午一样热,写出了夏夜热的程度,为下一句”开门小立月明中“作出了铺垫,点明了原因。

“开门小立月明中“,由于夜晚闷热,诗人难以入睡,因此推开门立在了明亮的月光中。诗人在室外乘凉之余,还可以抬头仰望天上的明月,乘凉和赏月两不误。

“竹深树密虫鸣处“,幽深的竹林,茂密的树木以及鸣叫的虫子共同构成了夏季夜晚的景象,竹林和树木是静景,虫鸣是动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夏夜的静谧和清幽的氛围。

“时有微凉不是风“,时而感到轻微的凉意不是缘自风,说明了这种凉意不是因风而生,是夏季夜晚的静谧和清幽所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静自然凉“。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心情,比如若在声音嘈杂的闹市中,心情不免会有所烦躁,而在夏季的夜里,没有了白天太阳的暴晒,再加上周围静谧清幽的环境氛围,心中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些凉意,进而体现在身体的感知上,即”心静自然凉“。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杨万里小诗《夏夜追凉》真是心静自然凉吗.jpg”/>

与杨万里的诗夏夜追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