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辛弃疾的诗词(辛弃疾最出名十首)

zhiyongz2024-05-22生活百科

辛弃疾写的古诗有哪些?

辛弃疾的古诗有

1.《即事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

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

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

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2.《书停云壁》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万事随缘无所为,万法皆空无所思。

惟有一条生死路,古今来往更何疑。

3.《书鹤鸣亭壁》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翠竹栽成占一丘,清溪映带极风流。

山翁一向贪奇趣,更引飞泉在上头。

4.《和前人韵》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

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

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5.《读圆觉经》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

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古诗有什么?

《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释义: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释义:

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10、《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宋代.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释义: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

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

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辛弃疾是北宋的豪方派诗人吗 – 手机爱问

辛弃疾是南宋的豪方派词人。辛弃疾(南宋将领、词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护弗篙煌蕻号戈铜恭扩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西岩中“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

等着急用 诗句表现诗人被贬独游的孤独、忧愤,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

辛弃疾是北宋的豪方派诗人吗 – 手机爱问

辛弃疾是南宋的豪方派词人。辛弃疾(南宋将领、词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护弗篙煌蕻号戈铜恭扩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