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zhiyongz 8分钟前 阅读数 #互联网
文章标签 自动续费

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我不习惯,但没想到全人类都已经忍这东西忍了这么久!是这么回事,托尼这两天在找选题的时候,意外看到了一个让人看完心情舒畅的公开案例分析。“河北广电”官方公众号公布了一起 “ 双治理 ” 投诉机制的典型案例,案例大致的是这么个情况: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1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2025年1月,河北邯郸某互联网电视用户反映,在某电视机上参加了 “ 1元畅享7天会员,后续每月35元自动续订 ” 优惠购买活动,购买了电视影视服务。后面的故事大家估计都能猜到了,这位用户跟我们很多人一样,“ 由于疏忽,虽然收到了自动续约的短信通知,但未在会员到期前关闭自动续订功能,被系统扣除35元续订费。”但是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是,这哥们一点没惯着平台,直接跟广电投诉,要求关闭续订服务并申请退费。不得不说,这种绝不轻易给平台送钱,被扣钱了也绝不内耗,直接重拳出击的做法简直吾辈楷模好吧(bushi。好在,广电总局投诉受理中心接到反映后,立刻联系平台核实处理,结果认定确实是这哥们收到会员到期续订的短信提醒后没有及时关闭续费,致使系统自动扣费35元。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2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后台数据显示,扣费期间这哥们未产生会员使用记录,也就是说是真的就忘了关了,不是买了用了爽了又后悔闹着要退钱,哥们确实 “ 只吃了一碗粉 ”!
提供会员服务的平台也算好说话,后来也主动协助用户取消续订,并全额退还当次续订费用。
这个案例里的消费者经历的事儿,大家应该都很熟了。
我们日常用的软件,从各大视频平台,到各类工具,甚至是一些企业咨询查询类APP,都会搞这种首月骨折价的策略来吸引用户。
那么大一个红包挂在那,配合个位数的的会员价格,只要轻轻一点你就能拥有那么多的特权,对于羊毛党来说简直像是兴奋剂,不开晚上都得在被窝里复盘、后悔一两个小时的程度。
很多软件的会员甚至更狠,直接前 7 天或者首月不要钱。
但是你要真薅了这点羊毛就会发现,心理压力巨大 —— 千万别忘了在下个月扣钱之前把会员停了,因为玩这种套路的平台的,无一例外都会在你第一个月尝到甜头之后,下一次扣钱就恢复到离谱的原价,而且还是自动扣钱,防不胜防。。。
会发短信告知用户,让用户选择是否续约,这都已经算好的了,很多平台在免费试用和首月优惠结束后,不会再有任何的提示,直接扣钱,就赌你开了会员之后忘了关自动续费。
每回遇到这种事儿,托尼都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 好不容易薅到的羊毛一下子又变成了额外负担。
但是真让厂商退钱又免不了要扯皮,因为平台确实告知过了,这会员从第二个月起就没那么便宜了,我们点了同意就意味着认可这样的策略,硬要说平台有什么不对的话,就是提示的字儿太小了,或者藏在没人看的用户协议里。
这时候就很容易陷入一种纠结,我到底占不占理,真申诉的话我能不能把钱要回来,万一扯半天皮,时间浪费掉了钱又没要回来,岂不是又亏一次。
而且我发现不止是我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感觉。
在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调查中,高达 93.99% 的受访者有被 APP 自动续费的经历。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3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61.45% 的受访者在扣费前未收到任何提示。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4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遇到自动续费问题后,33.5% 的受访者选择默默接受,65.15% 的受访者认为维权不容易。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4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唉,明明是我们不小心中了套路,为啥想要回自己的钱反而要小心翼翼,纠结半天了。
这还不只是天朝网民的 “ 独享的 moment ” ,大洋彼岸的阿美莉卡人民也同样在经历这样情况,甚至更惨。
前两天爆出了一个新闻,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Uber,指控这家打车公司未经客户同意就收取一项叫 Uber One 的订阅服务收费。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6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案件里的 Uber One 这项服务的策略实在是太眼熟了,以至于让人怀疑是不是受到了东方神秘力量的指引 ——
这个服务本质上是提供免费送货和乘车折扣的,在开通之前,你可以免费试用一段时间,与此同时 Uber 一直宣称这项服务可以 “随时取消”。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6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作为身经百战的天朝子民,相信差友们看到这四个字就已经开始警觉了,但奈何老美人民见的还是太少。
果不其然,出事儿了 —— 当试用期结束之后,Uber 并不会告知用户,而是直接扣钱,有的用户甚至反映他们在试用期结束前就被自动扣款了 。
还有更离谱,一些消费者说他们甚至没有 Uber 账户,也被收取了费用。说真的,这无差别攻击咱还真没见过。
而你如果已经厌倦了这公司的种种套路想要取消这项订阅的话,就会发现真正刺激的才刚刚开始 ——
你需要浏览多达 23 个页面并执行多达 32 项操作才能取消订阅。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8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当你完成之后,Uber 会要求你说明取消原因,并且让你考虑考虑,别急着取消。还有一些用户被告知必须联系客服才能取消,但却联系不上客服。另一些用户则声称,联系上客服后在等客服回复期间,Uber 又扣了他们下一个计费周期的钱。怎么都得掉层皮是吧?这难缠程度,堪比卸载 XX 浏览器。好嘛,原来洋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其实往前考古一下,就会发现还有更过分的。去年六月,Adobe(对,就是大家很熟悉的PS软件的母公司)就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指控,说这公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给用户注册默认的套餐,却没有清晰披露相关的重要条款。
了解了具体的骚操作之后,托尼感觉 Adobe 这波国内的各大平台来了都得管它叫大哥。根据投诉,当消费者通过公司网站购买订阅时,Adobe会将消费者推送到其“ 年度付费月度 ” 订阅方案,这个方案表面上是按月扣款,但要求用户直接订一年。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9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若消费者在没满一年就取消订阅,Adobe 会索取额外的半个月订阅费,作为 “ 提前终止费 ”,可以理解为一种违约罚款。好嘛,开会员的时候跟我说是按月交钱,怎么到头来是按月扣,但是没扣够一年就要我交罚款啊,这签的是到底是会员协议还是卖身契啊(bushi)更离谱的是这么重要的事儿,Adobe 都是小字隐藏在公司网站上,甚至要消费者将鼠标点到在小图标上才会弹出来,主打一个大家一起来找茬。看来套路面前,众生平等,即使是老外也不能幸免。相比之下国内这帮互联网厂商甚至还眉清目秀的,提示的字儿虽然小了点,但起码真的会提前告知。
不过话又说回来,托尼仍然认为,各个平台现在这些会员开通策略,从合规角度上很难挑出问题,而且让用户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先体验一把再决定要不要开,甚至是一件好事。但是,把续费会员的价格藏着掖着就很没必要了。这些年国内用户的付费订阅习惯虽然没有到达非常高的水平,但也在逐年稳步增长。就拿大家用来听歌的音乐软件来说,艾媒咨询《2025 年中国音乐行业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数据》,49.65% 用户选择 “偶尔付费”,28.20% 的用户 “有长期付费的习惯”,仅有 22.15% 的用户 “ 从未在音乐平台付费过 ”。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自动续费 第10张
自动续费很恶心 没事 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大家自己应该也能感知到,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多少都会在一两个软件里开了会员。讲这么多,托尼其实想说,只要平台提供的服务质量过关,价格不至于太离谱,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选择付费订阅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台还要玩首月骨折次月涨价等等套路,反而会招致用户的反感,很没必要 —— 我知道你们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也是要钱的,所以收我点会员费我也没意见。
但是平台的这种自动续费策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的确是我莫名其妙被扣钱。估计大部分人不爽的,还是这一点。所以也希望平台能真诚一点,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你收多少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退订,都写得更清楚一点,试用结束的时候多一些提示,哪怕只是把从第二个月起涨价多少这几个小字放大一点。
我只要有这样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考虑掏钱订阅的。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