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故 司机负责!消费者沦为车企夸大智驾的牺牲品:劝你别太天真
快科技4月8日消息,智能驾驶真的比人类驾驶安全吗,可能未来是这样的,但目前还是千万不要被车企的宣传蒙蔽了双眼。有圈内专家直言,当车企的营销话术比科幻电影还超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却沦为“试验品”,这场关于智能驾驶的狂欢,早已偏离了技术的本质。
“全场景智驾”“零接管”“比人类更安全”,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宣传语,已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标准营销话术。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令人瞠目结舌。车企在聚光灯下的发布会上,凭借顶配车型大秀智驾实力,各种高难度场景应对自如,赚足了眼球与掌声。然而当消费者兴冲冲地提回配置相对较低的车型时,却发现所谓的智能驾驶配置早已大幅缩水,沦为营销包装下的“半成品”。
国家应急管理部就3月29日小米SU7重大事故发布的声明中指出,依据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自动驾驶技术被明确划分为L0至L5六个级别。其中,L0-L2级仅能称为辅助驾驶系统。目前市售车辆提供的智能驾驶功能,最高仅达到L2级别(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然而部分车企在营销时,却刻意营造出可以"解放双手"的假象,更有企业高管亲自下场“现身说法”。调查显示,62%的年轻车主错误地将"智驾"等同于"自动驾驶",而真正了解责任边界的车主仅有9%。这种认知偏差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悲剧。

出事故 司机负责!消费者沦为车企夸大智驾的牺牲品:劝你别太天真
【本文结束】出处:快科技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