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小米与汽车业务共进“快车道”(万万没想到)

zhiyongz 7个月前 (05-29) 阅读数 #小米

自小米 SU7发布后,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已经实现正反馈,正式进入“飞速增长期”。

5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Q1业绩公告,截止至3月31日,小米集团营收人民币755亿元,同比2023年Q1季度增长了27%。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273亿元,整体业绩表现远超市场预期。

其中,小米的小米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在Q1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

具体来看,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正在持续增长,全球出货量同比提升了33.7%,达到4060万台,连续3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高端化战略的影响下,小米手机Q1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了3.6个百分点,实现了14.8%的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

“在中国大陆,我们已经完成了高端化战略,目前在4000-6000元价格段市场成功占据领先优势。随着手机和汽车的发展,这将继续推动我们的高端化。”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说道。

从报表来看,得益于手机业务在高端价位段的成功,小米IoT业务得到了大幅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至19.90%,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也增至786.1百万,同比增长27.2%。

汽车业务由于产品上市时间问题,利润表现并没有在这份报表提及,但在小米新旧业务的稳步推进下,协同发展策略正不断推动“人车家全生态”进入完整闭环。截至4月30日,小米 SU7系列累计锁单量达88,063辆;截至5月15日,小米 SU7系列累计交付新车10,000辆,首车交付速度一度刷新行业记录。

小米账上躺着的1273亿现金储备,再加上新旧业务的向上交织,显然,小米现阶段已经实现了其短期目标。

年初雷军宣布抽身小米手机,精力转移到汽车业务上后,雷军与卢伟冰显然都有了各自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在前段时间的投资人大会上,卢伟冰曾为小米定下了“三年内再开一万家门店”的目标,并且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反复提及。

关于汽车业务,卢伟冰也定下了新的冲刺方向:6月实现单月交付过万辆,挑战2024年12万辆车的交付;门店方面,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将覆盖46城、达到219家,并将现有门店面积扩大到500平,为小米的下一辆车做准备。

小米高端已成,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老三样”,是卢伟冰的主战场。

2024年Q1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到465亿元,同比增长32.9%,全球出货量达到了4060万台,同比增长33.7%。

这一成绩在小米进入高端化战略后显得尤为不易。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Q1季度,3000元以上价格段小米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到21.7%,同比提升了1.4个百分点,在5000-6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占率达到10.1%,同比提升了5.8%个百分点。

小米与汽车业务共进“快车道”(万万没想到) 第1张

小米财报

小米在Q1季度的高端占比离不开小米 14系列产品的销量支撑,早在产品立项之初,小米 14 Pro就越级对标了iPhone 15 Pro Max,并且通过全等深微曲屏、龙晶玻璃、支持千级调节的无级可变光圈等等一系列首发技术,在体验上不断做出提升,在高端市场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小米在Q1季度发布的小米 14 Ultra也为其超高端市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开启手机“大光圈双长焦时代”,在“利润与规模并重”的整体战略影响下,小米的整体毛利在稳定上升,Q1季度毛利率环比23年Q4季度的21.3%提升到了22.3%。

除了上游核心零部件成本提高以及备货增加等原因,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的下降,一个比较核心的原因是小米的全球业务布局,小米今年在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开始发力。

据Canalys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Q1在全球56个市场排名前三,67个市场排名前五,相较去年在全球51个市场排名前三,65个市场排名前五,优势区域进一步增长。

但反过来看,小米在IoT板块的毛利如今相当可观,由2023年Q4的13.9%提升至19.9%,主要是由于产品收入占比提高以及部分核心技术自研(空调压缩机、冷凝器等)毛利率上升所导致。截至3月31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已经增至786.1百万,同比增长27.2%。

此外,卢伟冰在财报会上明确的提到,小米会考虑小米的大家电:即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如何有序出海。

“小米在中国的非手机业务大概已经占到50%,在海外还不到20%。像我刚才提到的非洲,即便去年在非洲我们实现了接近翻倍的增长。但现在我们在非洲也只有10%的占有率。”卢伟冰在财报会上说道。

从逻辑上看,小米的IoT业务一直都是小米的生态护城河,此前有投资人告诉雷峰网“小米的IoT业务非常可观,如此大的规模量级属于独一份,唯一的问题就是毛利实在是不高”,如今随着小米澎湃OS中AI的加入以及接下来的出海策略,IoT业务将会迎来飞速增长,为小米做长期投入和保持战略定力提供新的保障。

“今年仅仅是我们IoT爆发的第一年,我相信在2025年、2026年,小米IoT还会有非常好的爆发,因为有很多品类无论是从能力建设还是到最后经营结果的呈现,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卢伟冰说道。

从过往的财报情况来看,小米的利润率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随着高端产品出货的波动,然而随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进一步深化,这种情况将会进一步得到缓解,这一点从24年Q1季度财报就能有明显感知,换句话说,小米的核心支柱正在不断增加,抗风险能力也有了极大强化,不断形成战略闭环,这是小米坚持长期战略以及视角前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汽车业务推动小米走向下一步

小米财务报表中没有提及汽车业务的利润表现,但却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环。

截至4月30日,小米 SU7系列累计锁单量达88,063辆;截至5月15日,小米 SU7系列累计交付新车10,000辆,其中标准版占比约为30%、Pro版占比约30%、Max版占比约40%。

从性能来看,小米 SU7表现并不逊色,单电机版最大功率299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5.28秒;双电机版最大功率为673马力,峰值扭矩838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2.78秒,这个速度超过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竞品。

然而就是这样的配置,却出乎意料的打破了部分小众圈子。

从小米给出的人群画像来看,截至4月30日,小米 SU7女性购买者占比达28%,考虑到赠送或为家人购买等情况,预计女性车主占比将达40%-50%。此外,小米SU7还吸引了不少BBA用户和苹果用户。其中,BBA用户占比29%,而苹果用户占比更是高达52.5%。

从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视角出发,这些都是小米的优质客户,尤其小米SU7的澎湃智能座舱,将手机、平板视为座舱的一部分,实现多端一体化原生设计,同时,基于小米澎湃OS强大的跨端互联能力,实现“人车家全生态”完整闭环。

由于目前小米 SU7在Q1季度末上市,所以目前只能从财报中看到小米的投入情况,在一季度,小米汽车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方面支出达到了23亿元,另雷峰网获悉,智驾方面,小米一期投入约47亿元;2024年底,团队规模会从1000人扩张到1500人,2025年会达到2000人。

小米仍在不断加大人力投入,在4月末的北京车展,雷军不断释放出“求贤若渴”的信号:诚邀天下英才打造梦想之车,只是对于目前的小米汽车来说,摆在面前的问题不是产品,而是如何缩短交付周期。

目前,小米工厂已经开始了新一轮改造,从“单班倒”变成“双班倒”,理论交付能力能够实现一倍的提升,并在6月实现单月过万的交付能力。

“我认为10万台是我们必须要保底交出去的,12万台是我们要去挑战的。”卢伟冰定下了新的冲刺目标。

另一方面,线下渠道的扩张,也被划在了小米汽车下一步发展的规划之内。在小米汽车初期规划之时,只有59家门店,仅覆盖29个城市,导致很多地市消费者只能到其他城市去试驾,无形中增加了时间成本。根据官方计划,到2024年底,小米汽车销售服务网络将达到219家销售门店,覆盖46个城市;143家服务中心,覆盖86个城市,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份(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

小米与汽车业务共进“快车道”(万万没想到) 第2张

小米财报

门店规模上,小米也给出了新的标准,门店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到500平方,这一平方数足以容纳3辆展车,用于摆放现有车型的其他颜色版本。此外,有消息称在25年小米会推出第二款车型,显然小米正在提前做出准备。

小米汽车业务的大量投入,显然是账上1273亿现金储备给了小米充足的底气,可以让小米汽车不受短期盈利压力影响,心无旁骛地专注产品性能的极致打磨,并支撑小米汽车业务在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持续强化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在雷军的定义中,小米汽车是小米生态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人车家全生态”在小米内部的视角来看,包括高端化战略、产业能力领先战略、AI战略、OS战略、芯片战略和新零售战略。每一环对小米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如今拥有“人车家全生态”的小米依托汽车的高端效应,已经成功与其他友商拉开赛道。

如今雷军和卢伟冰都为自己定下了新的挑战,在小米新旧业务的交织下,对小米来说,一个可见的超预期未来正在加快到来。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