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惨烈车祸震惊全网,祸根是这?(怎么可以错过)
去年,小通有幸体验过问界M5智驾版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那是我第一次用上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不得不说,这样的感觉很奇妙,奇妙的地方在于汽车可以自行判断路况,根据导航、交通灯信号自行操作,在极少接管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驾驶员有种“坐享其成”的感受。就这段体验而言,高阶智驾给我的感觉非常不错,而差不多熟悉其运行逻辑后,我也逐渐有了一些“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把车辆的控制权交给系统?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的知道智驾最终也只是“辅助驾驶”,并非绝对安全。不久前,一台问界M7在高速行驶时,撞上了一台疑似停在道路最内侧车道的道路养护车。根据网上公布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可以看到主要的撞击位置在驾驶员一侧,位于前舱的增程器已经燃起熊熊烈火,不幸的是奇迹并没有发生。一时间,智驾和AEB又被推到风口浪尖。
AITO汽车官方公布了车辆发生事故时的部分数据,比如车速为115km/h,并表示车上的气囊正常弹出,动力电池各方面数据均没有差异。另外,德国博世也声明,称涉事车辆并未搭载博世的智驾系统(含AEB)。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的看法往往很极端,要么过分信赖,要么完全不信任。从网上各种相关内容就能看出来,有的人在不断输出抵制情绪,也有的人不顾危险,拍摄各种脱手使用智驾的视频。
对于这种把生命安全交给汽车的行为,到底是谁给的信心?
安全不应交给厂商的PPT
智能驾驶的步子迈得很大,短短几年,国内顶尖的高阶辅助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经取得接近自动驾驶的表现。但在L3时代正式到来前,车企和方案供应商已经在宣传上模糊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边界。奔驰的Drive Pilot L3级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中控屏幕轻度办公、观看视频或在线购物,无需持续监控车辆。这些行为都是合法的,但也需要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进行,比如仅限堵车场景下使用,而且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km/h。奇迹不能“量产”
尽管小通严格遵守智驾系统提出的使用要求,但难免也被网上那些神乎其神的视频剪辑吸引住了。先不说开着智驾躺平睡觉等违规操作,那些由多个紧急避险的案例剪辑在一起的视频,就好像游戏的精彩回放一样,给人一种“高燃混剪”的爽感。小通的朋友对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有浓厚的兴趣,但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原理一概不知,大多是通过网络视频甚至仅有的一次智驾体验感受到了智能汽车的先进性。另外,他还表示自己很需要智能驾驶,因为不希望每天拖着困意开车上班,才寄希望于高阶智驾。也有人根本不喜欢开车,对汽车了解不深,买车还希望白送一位“司机”。无一例外,能如此表达诉求的,要么是营销视频看多了,要么是被宣传迷得“晕头转向”。至于小雷的朋友,我已经替公路教育过他了。小通的视频App首页,有一段时间布满了各种紧急避让的视频,可能有许多人和我一样。视频制作把这些公路上的奇迹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幸存者偏差的圈子,人人以为这样的奇迹能够“量产”,即便自己分心驾驶,智驾能帮他们摆平一切。更有一些狂热的粉丝,激活智驾后躺平睡觉,没出事就拍拍屁股,出事了还会怪车企智驾没做好。今天网上也流传一段视频,一位驾驶者激活了车辆智驾功能之后,用遮阳帘挡住前方视野,并在公路上高速行驶,试图用生命换取流量,不成功便成仁。如果有厂商对自己的智驾功能十分自信,愿意站出来负责,可以预见还会有更多人把L2+高阶辅助驾驶当成L3、L4来用。这些视频往往有不低的热度和点赞,不管是不是骂,观看量肯定不缺,海量的曝光无疑给这些车主提供了铤而走险的动力。矛盾的是,造成严重事故,为智能辅助驾驶蒙羞的,又是这一批安全意识淡薄的极端分子,收拾烂摊子的是车企,智驾普及的阻力又更大。
无论是厂商的宣传手段,还是各种营销短视频,回归理性,并让消费者正确认识智能驾驶的作用才是关键。李想也曾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中文名词标准,并提出“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智驾需要被重新认识
一个可能不太严谨的言论,是许多人根本没有积累过驾驶经验,对开车没有充足的认识,就先去拥抱智能驾驶了。光靠品牌方的宣传、几段营销视频,他们对公路充满了信心,自己不够“老司机”没关系,汽车会自己开,还会自己泊车。汽车智能化的确走得很快,转眼间,行业就完成了从自适应巡航到“有路就能开”的过渡。消费者还没来得及认识什么叫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时代可能就要来了。厂商不遗余力地宣传,对技术夸夸其谈,却忽略了大众对辅助驾驶的认知。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车成为黄金场景,“下半场是智能化”成为业界共识。
4月25日,北京车展成为新能源车走向下半场的分水岭,智能化成绝对主角、国产品牌强势崛起、企业家“新车模”成风景线,燃油车、合资车、洋品牌、功能车彻底落寞。
车展期间,雷科技旗下“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的新媒体电车通派出豪华报道团前往北京,进行了系统的一线专业深度报道,一共输出8条视频、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内容,全网收获百万+阅读,斩获多篇微信10万+爆款(真实流量),在行业专业媒体引发较大关注。
2024北京车展专题1、2024北京车展新车前瞻:有的再创辉煌,有的成为绝唱?2、两年一届的北京车展,要凭智能化给某些车企“判死刑”3、国产车“五巨头”决战北京车展:第一名不意外,垫底竟是它!
4、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吓坏”竞争对手丨视频
9、打不过是一回事,但这些豪华品牌新能源车真的努力了 | 视频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