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
究竟是不是“不祥之兆”?民间有传闻,血月是凶月,会有冤案发生。更有史书记载:“血月出,妖孽现”。可这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正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在公元498年,在一次血月出现仅仅三天之后,大司马就起兵造反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公元499年,血月又一次出现,这一天,始安王又造反,最终身死道消。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它和战争、暴动联系在了一起。
在其他国家,也有关于血月的记载,比如欧洲基督教认为,血月的出现,意味着黑暗力量的增强,恶魔即将苏醒。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则认为,血月当空,必有恶魔降世。似乎在古时候的人们看来,血月从始至终代表的就是厄运灾祸。
可真的如史料记载那样吗?其实血月只是一种特殊的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月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在科技还未发达的古代,有些奇异的天象,比如日食、月食等等,经常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而现在,随着天文知识的不断普及,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天象,只是在古代,人们并不清楚这种天象的成因,于是便称之为天狗食日、天狗食月,并将其视为凶兆。
在很多个夜晚,人们抬头看着天空,都会被那一弯月牙的光芒所迷住,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这颗星球蕴藏着太多的神秘,让我们不由得向它靠近。可神秘往往夹带着的便是未知,未知引起的则是人们的恐惧。
可在这样的恐惧之中往往就会诞生出勇士,不断地展开对月球的探索。我们知道,月球是最接近地球的一个天体,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古代人之所以会对月亮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很想知道,嫦娥到底有没有奔向月亮?玉兔是否在广寒宫?吴刚有没有在伐桂?可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可以发现,这颗星球并不像古人所想的那样,它没有广寒宫,没有嫦娥,没有玉兔,没有吴刚......有的只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
可就在这样的“实地背景”下,勇士们还是无畏艰难地展开了对月球的探索。月球探索人们对于月球的探测,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时期。想象阶段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
初识时期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出现,人们对月亮的真正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近距离观察期1959年,前苏联发射了“月亮一号”,首次实现了对月亮的近距离观察,开启了人们利用“月亮一号”等探测器对月亮进行近距离观察的先河。
“零距离”认知时期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月亮二号”,首次实现了探测器着陆月球,这是对月球进行“零距离认知”的开端。
“外景”了解阶段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16日担任“阿波罗11号”“总司令”,随同他一同前往登月的还有迈克尔·柯林斯与巴兹·艾德林两位年轻的宇航员,这是当时人类进行的第一次月球“外景实地调查”。
但是,很多人都对此次行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不过,后来人们确实也依靠着自己的智慧,真的登上了月球。也正如前面所说,在调查研究之后,人们发现月球上没有嫦娥、吴刚等生命体存在,于是,人们便慢慢将重心从探索月球生命到探索月球起源。
月球起源假说
撞击说
该理论现如今是在几个理论假设中被普遍接受度最高的。碰撞理论认为,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体积和火星差不多的天体撞在了地球上,那次猛烈的碰撞并没有将地球撞得粉碎,而是将这颗撞地球的星球撞得四分五裂,后来这些碎片不断融合,月球才由此诞生了。
那为何像火星一样天物体会与地球相撞?科学家们相信,在太阳系的早期,有很多星云,它们互相撞击,互相吞噬,久而久之,它们就变成了一颗颗巨大的星球。除了这一说法,早期关于月球起源假说的还有如下两个。
共振潮汐分裂说
早期有关月球起源最有名的假说就是“共振潮汐分裂说”。这一假设坚称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只是后来才被分离了。支持该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仍处在一个熔融的阶段,因为周边的星球与其产生了一种“潮汐共振”效应,导致了地球的运转不稳。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地球的自转速率非常高,据估算,其最早的自转周期大约是4个小时,再加上太阳的潮汐效应,使得其自转一周大约是2个小时。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一天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小时。
由于地球的高速旋转,再加上其熔融的状态,使得赤道区域一直在扩张。这些膨胀的物质有部分是从地球内部产生的,在扩张到一个临界点时,它们就会被抛出。大部分的物质在被抛出的时候,都是熔融状态,所以温度达到了一千多度。
但在太空中,温度降低,使这些物质碎片开始融合,当融合的碎片越来越多时,最初形态的月亮就这样诞生了。那些支持这个假说的人也相信,太平洋正是由于地球引起了共振分裂而被遗留下来的。
这个理论曾经流行于上个世纪,不过后来随着研究人员发现,月亮和地球的年龄相差太大,这个理论也就渐渐被人们抛弃了。
同源假设
“共鸣潮汐分类论”提出,地球、月球为“亲子关系”,而“同源说”则提出,地球、月球为“姐妹”、“兄弟”,其假设是,地球与月球均由太阳星云凝聚而成,二者的形成虽有先后,但在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
支持这种假设的科学家们提出,星球的构成和太阳的远近相关,距离不同的星球构成的物质就不一样。而月球和地球相隔太阳的距离相对较近,那月亮与地球又是一对兄弟,在构成元素上也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之后的研究却发现,月球和地球的成分和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怎么回事?支持这种假设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形成有一个次序,即地球先于月球形成。
在地球诞生的时候,它会从宇宙中汲取大量的铁、镍作为核心,然后从宇宙中收集到更多的非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就会附着在核心上,最后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地球。
而月球却是随着地球的成形以后再出现的,那个时候,地球周边的有用物质已经被吸收殆尽,所以只有少量的物质构成了月球,这就造成了月球与地球的不同。
但是,这个假设也有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个假设下,地球和月球的运行特征差异较大,但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渐渐的,这个理论也就被后来的“撞击论”所取代。
月亮自古以来就弥漫着神秘浪漫的气息,从小我们熟知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便数不胜数。可当原本皎洁的月亮突然变成了诡异的血红色时,这个星球似乎就不再神秘浪漫,反而带着些许阴森和恐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古代,“血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因此才有了“血月出,妖孽现”的说法。古代的巫师也相信,红月代表着极阴极冷,而红月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灾祸。例如:崇祯自缢的时候,天上的月亮就呈现出血色。
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血月”现象?难道真的是一场浩劫的预兆?血月的由来和形成血月是普通天象其实所谓“血月出,妖孽现”,其实就是祖先们对月亮发红的一种“表面上”的理解,只是在没有足够的观察工具的情况下,古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了解,也止步于记载,并不能说明其原因。
但在中国,“天人合一”这个理念深入人心,它可以将天空中的一切,都与人们大地上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总是将这种反常的现象,与人类的命运相结合起来。例如,有一个自然现象叫做蝗虫过境,每当这一现象发生的时候会对庄稼造成很大的损害。
但在古代,人们都认为这些蝗虫是老天爷降下的惩罚,不能将它们杀死。所以,在蝗灾来临的时候,人们就只会烧香祈祷。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知道,这些蝗虫是“自然”带来的,虽然没有办法阻挡,但我们现在也有方法应对,但是确实与神灵无关。
事实上,“血月”也是一样,它的出现与人类命运无关,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天象而已。血月是怎样形成的“血月”的实质是月食,要想了解“血月”的形成原因,首先要知道月食发生的原因。世间任何事物都会有影子,包括地球,当太阳照射到地球时,就会产生一个长达40万公里的影子,这个“阴影”就是所谓的“地球本影”。
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也就是38万公里左右,比地球的本影要小上许多。地球本影会随着其长度增加而变窄,在抵达月球时,其宽约9000公里,但月亮的直径仅为3475公里,因此,地球本影会将月球笼罩在阴影中,这就是月食发生的最基本原因。
不过月食并非每月都会出现,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个小夹角为5.15度,因此月球绕地球公转时会在黄道面之上或黄道面之下运行,很难进入到地球的阴影中,因此也很难出现月食。
如果圆月正好位于黄道面与白道面的交叉点,那么月球才会进入到地球的本影中,由此便发生了月食。所以,在被地球遮挡了所有光芒的情况下,“血月”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
红色光芒出现?
地球虽然将太阳遮挡住了,但是地球还有着一层大气层,可以将阳光折射,因此,在地球的本影上,还会有一些光线残留下来。众所周知,太阳光是一种由多种颜色的光线组成的复合型光,这种复合型光的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到紫,依次减小。
所以它们在大气层中的反射角度也各不相同,波长越短,反射角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比如蓝光,它的波长较小,一旦到了大气层中,就会向四面八方“扩散”,所以地球才会呈现出蓝色。
因为红光是所有光线中波长最长的,所以它的反射角度极小,不易消散。因此在太阳光线落在地球晨昏线上时,大部分红光都会进入到地球的本影里。因此,如果有足够多的红光出现,而月球又处于地球的阴影中,月亮便会将红光反射到地球上,这样,就形成了“血月”。
血月每隔一两年会出现一次,但每次出现的时间并不固定,比如2021-2022年,一共出现了4次,而且这两年平均一年出现两次。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月食。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记载,在1100年至1120年之间,欧洲一共观察到过7次“月食”。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次是在1110年5月,那一次月亮有段时间完全不见踪影。月亮离奇失踪根据刚刚给大家说的“月食”现象,其正常“程序”是:黑夜朦胧,月光明亮,高悬于空,先是被一道影子覆盖,接着影子渐渐铺满了整个月亮表面,让整个世界的颜色都黯淡了下来;随着影子掠过半个月球,月牙便形成了,后逐渐缩小,慢慢的,似乎整个大地都被浸在墨水当中。
等到太阳的最后一丝余晖从月亮的边缘退去,月亮的圆盘就会重新浮现在空中,形成一个被称为“血月”的红铜或者深红的月亮。然后,当地球的本影从月球上移开时,就会有一轮新的弯月,然后是半月,最后,整个月球都会再次浮现出来,散发出清冷的光芒。
但就在1110年5月5日的这一夜,当欧洲所有人都看到那一轮月牙渐渐变得黯淡,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一轮血月的到来,但就在最后一丝光芒消散时,天色陡然一暗,最后只剩繁星还在闪烁。而那一轮明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谁也不知道那一夜究竟是怎么回事,英国一本叫做《盎格鲁-撒克逊人彼得伯勒纪事》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5月第5夜,黄昏时分,月亮大放光明,当月食来临之后,月光渐渐暗淡,瞬间,夜晚似乎降临了。
那一刻,天空没有任何光线,也没有任何阴影圆盘,直到月食结束后,月亮才重新变为满月,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后来那一夜,天空明晰透彻,繁星点点。这意味着,月球是在月食结束
之后才再次露面。而在月球消失的那段时间里,星空依旧。
这场月食的罕见现象,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吸引了无数的天文学家不停地寻找着答案。终于,科学家们通过对冰芯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元凶”很有可能是一千多年前地球大气层的剧烈变化所致。(冰芯指的是从冰原或冰川深处采集的样本)
大气层的变化或许和当时各国各地一次又一次的大型火山爆发有关,其中日本最活跃的火山——浅间山最具代表性。据记录,那次的火山爆发持续了几个月之久,远远超过了1783年
那场造成1400多人丧生的大爆发。
另外,通过对冰芯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在1108-1110年间,有过许多次的火山爆发,其中就有冰岛赫克拉火山,号称“通向地狱的大门”,而靠近它的硫磺矿,很有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
地球上的大规模火山爆发,形成了一系列的含硫气溶胶,并在大气平流层中快速扩散,造成了含有大量硫磺的云团进行了一段长达数年的平流层运动,从而也让那一段时间的天空都灰蒙蒙的。
而且,由于大气层组成成分的变化,导致光线的传播受到了影响,因此也间接致使月亮的亮度被遮挡,就像月亮凭空消失了一样。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们对冰芯和年轮进行了分析,它们在1109年前和1109年后的差异很大,这些迹象都证明了大气层中曾经存在着气溶胶层。这个团队解释道,这就是1110年月亮失踪的罪魁祸首,这个结果也已经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确认。
研究者们还调查分析了树木的年轮。研究发现,1109年的树轮较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细、薄得多,因此,1109年应是一个非常冷的年份,这也是那时火山大爆发的直接证据。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