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为何能善终?其实并不是偶尔事件(真没想到)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翦最后能够善终,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事。
一是因为按照秦国的制度,王翦虽然功劳很大,但却很难威胁到秦始皇的皇位。尤其是灭了六国之后,王翦手里没了兵权,秦始皇实在是没有清理他的必要。
二是因为王翦治家确实比较厉害!王家的子孙,一个比一个出色,而且都在军中担任要职。他们的存在,对王翦来说,已经相当于是一张护身符。最关键的是,王家的这些子孙,还不是那种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一个比一个低调,没人给王家惹麻烦。
第三,最重要的是,王翦碰上了秦始皇。秦始皇虽然在后世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但不可否认,在杀功臣这件事上,秦始皇做得非常到位。秦朝统一天下的那些功臣,秦始皇一个都没杀,他们全都善终了。
所以,要说王翦运气好,所以才能善始善终,其实也不算错。
据史书记载,王翦在秦始皇尚未亲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追随秦始皇了。而据后世史学家推断,王翦从年龄上来说,应该比秦始皇大一辈人。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王翦的出生时间,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史书上的记载,来对王翦的年龄进行大致推断。首先,王翦之子王贲,在公元前226年,率军大败楚军。一年之后,又独自率军,水淹大梁,独自灭了魏国。
其次,王贲的孙子王离,曾经参加过秦灭六国的战争。假设王离参加灭秦战争的时候,只有十多岁,那么作为王离的父亲,王贲在指挥灭魏战争的时候,应该是三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
而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秦国灭魏国这一年,秦始皇35岁。所以,这样算下来的话,王翦比秦始皇大一辈人,肯定是没错的,王翦应该比秦始皇大二十多岁。
如此一来,就算是秦始皇十多岁的时候,尚未亲政,王翦来到了秦始皇的身边。那当时的王翦也应该是三十多岁,接近四十岁的样子了,这也符合秦国的军功升迁体制。
对于王翦早年做过什么事情,史书上完全没有记载。史书只是记载,王翦人到中年之后,来到了秦始皇的身边,然后迅速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王翦刚到秦始皇身边的时候,秦始皇的处境,其实也挺难的。当时秦始皇虽然已经登基,但是还没亲政,朝政大权都掌握在他妈赵姬和丞相吕不韦手里。然后他妈后来不甘寂寞,又找了个假宦官嫪毐,一起搞事情。而这个嫪毐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后来甚至打算直接干掉秦始皇。
就是在这样的危险局面下,王翦来到了秦始皇身边,成了秦始皇手下最得力的军事人才。甚至有人说,当时秦始皇的安保工作,就是王翦负责的。
如此,到了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成年了,开始正式举行冠礼,即将亲政。就在秦始皇即将亲政的这一日,那个假宦官嫪毐发动了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蕲年宫之变。
对于嫪毐发动的这场政变,秦始皇其实早有准备。所以,叛乱发生之后,秦始皇在极短时间内,就镇压了嫪毐发动的这场叛乱。
而在镇压过程当中,据说王翦曾经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只可惜司马迁老爷子在记载这段历史上的时候,留给王翦的笔墨并不是很多,所以后世对这事了解得也比较有限。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样的经历,那秦始皇亲政之后,自然会对王翦委以重任。就这样,王翦一跃成为当时秦军的高层将领,甚至隐隐成了秦军的总负责人。
所以,说王翦是中年得势,还真不算错。
蕲年宫之变以后,接下来的两年里,秦始皇开始迅速抓稳大权。在这期间,原本权势滔天的丞相吕不韦,被流放巴蜀。秦国内部的权力结构,也是开始重新调整,恢复了以往最高效的耕战体系,并且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自邯郸之战结束以后,已经暂停扩张十多年的秦国,终于再次发动了起来。而这一次,秦国的目标,便是统一天下!
公元前236年,就在秦始皇正式亲政两年之后,秦国大军再次出动,矛头直指赵国!而当时的秦国大军,则是兵分三路,分别由王翦、杨端和、桓齮统领,分三路进攻赵国。
这场大战,几乎是秦灭六国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战!同时也是整个战国时期,所有战争当中,最为精彩的一战!
因为赵国那边负责指挥的,是赵国名将李牧!秦国这边,则是由王翦作战。而且,在这场秦赵两国的大战当中,其他国家基本没怎么插手。也就是说,这是一场顶级名将的捉对厮杀!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四人之间,孰强孰弱不好说。但真正当面较量的战争,只有这一次而已。之前的长平之战,白起和廉颇虽然都参战了,但是前期廉颇指挥的时候,白起不在。而白起来了之后,廉颇则是撤退了,导致两人遗憾地错过了。
唯有这一次,秦国对赵国,王翦对李牧,名将对名将。
这场秦国对赵国的战争,前前后后打了整整七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桓齮被李牧击败,杨端和虽然没有被击败,但是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唯有王翦,在战争当中稳扎稳打,靠着秦国强大的国力,算是取得了一些优势。
如此一来,王翦自然就脱颖而出,逐渐成了秦军的总指挥了。
经过几年的蚕食之后,秦国逐渐从赵国这边,占领了一大块的土地,再次削弱了赵国。当年那场长平之战,已经把赵国打得由盛转衰。而邯郸之战结束以后,赵国虽然一直在极力恢复,这些年也确实恢复了不少。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秦国的持续打击之后,赵国好不容易恢复的这点国力,又被秦国彻底打掉了。
随着赵国被再次打垮,原本同为三晋的魏国和韩国,此时也怂了,被迫向秦国各地求和。当时两国内部,其实也有很大的声音,主张三晋联合,一起对抗秦国。客观来说,如果当时三晋真的联手的话,或许还真能给秦国造成一些麻烦。
但问题是,在之前的很多年里,韩赵魏三国内部,也有很多战争。哪怕是邯郸之战结束以后,明明是魏国救了赵国,帮赵国避免了亡国之祸,但赵国后来却依然反过来进攻魏国。
所以,就在赵国刚刚被打残,韩魏两国再次打算和赵国组队的时候,秦始皇终于发动了雷霆一击,对最弱小的韩国发起了灭国战。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军,直接进攻韩国,迫使韩国首先投降。
就这样,韩国成了战国七雄当中,第一个倒下的国家。
之所以灭韩的时候,秦国派了这位名气不大的内史腾,而没有派王翦,主要是因为当时韩国实在是太弱了,都没有必要派王翦这种顶级名将上场。不过,这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遗憾:在秦灭六国的战争当中,其他五国,都是王家父子灭的,唯有韩国不是。
韩国的消亡,对于其他几个国家来说,自然是敲响了警钟。所以接下来,各国又开始有了联手的迹象。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一旦各国联手的话,显然是大麻烦。所以,秦国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外交战场上,让其他国家无法联手。
另一个,便是尽快消灭其他国家。正面战场上的动作越快,其他国家联手的概率就越低。
毕竟,其他国家想要联手,也是需要时间去谈判的。
组织其他国家联手,这个任务,主要是以李斯、王绾为首的那些文臣去做,和王翦没啥关系。而王翦这边,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消灭更多的国家。
于是,在韩国被灭不到一年之后,王翦正式领兵,对赵国发起灭国战,直接进攻邯郸。这一次,李牧再次站出来,率领赵军对抗王翦。
不得不说,李牧的能力是真的很强。哪怕到了这个地步,李牧依然能够率领赵军,正面对抗王翦而不落下风。在李牧的阻挡下,王翦大军愣是被挡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当时的战局下,时间就是最珍贵的东西,虽然秦国单靠国力,也能耗死赵国。但此时的秦国,却不敢继续耗下去,因为秦国怕其他国家增援赵国。所以这个时候,王翦就开始出阴招了。
当时的王翦,直接使了反间计,去赵国那边散播流言,说李牧暗中和秦国勾结,准备出卖赵国。因为这条反间计,后来赵国高层直接临战换帅,撤下了李牧和他的助手司马尚,而后又直接杀了李牧!
随着李牧身死,挡在秦国和王翦面对的最大一块顽石,也彻底消失了。没有李牧的赵国大军,是绝对不可能挡得住王翦的。
所以,就在李牧被换下去不到三个月之后,王翦便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赵国首都邯郸,俘虏了包括赵王在内的大部分赵国高层。
至此,赵国被灭,成了战国七雄当中,第二个被消灭的国家。
赵国被灭之后,接下来,秦国高层在围绕着到底要打哪个国家,似乎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先消灭魏国,因为魏国当时已经没多少土地了。也有人认为,应该先灭燕国,这样秦国就彻底横扫北方了。还有人认为,应该先打楚国,因为剩下的这几个国家当中,似乎也就只剩下楚国最强了。
不管当时这场争论到底是怎么进行的,王翦这头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慢。在赵国投降之后,残存的赵国贵族,逃往北方建立了一个代国。这个代国,只能勉强算是苟延残喘,整体实力其实还不如被灭之前的韩国,所以王翦根本不放在眼里。
但即便如此,王翦还是小心行事,直接调遣秦国大军,继续北上,直接驻守在赵国和燕国两国的边境地区。如此一来,既可以防备燕国趁火打劫,也可以防备代国作乱,同时还可以给齐国魏国造成一定的压力。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燕国可就难受了。
当时的燕国,根本不可能是王翦大军的对手。面对屯兵边境的数十万精锐秦军,燕国高层此时则是呈现出两种态度。一种是尽力交好秦国,生怕要惹怒秦国,给燕国招来灭顶之灾。另一种则是积极抵抗,直接联合剩下的齐国和楚国,一起反击秦国。
就在燕国高层还没做出最终判断的时候,燕国当时的太子,却做出了第三个选择。
他选择直接派人刺杀秦始皇。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
荆轲刺秦事件发生之后,秦始皇自然是勃然大怒。恰好,此时王翦又率领重兵,驻守在燕国周围边境。所以在荆轲刺秦失败之后,王翦直接率军,对燕国发起决战。
王翦进攻燕国的时候,燕国这边根本没有李牧那样的名将,自然也挡不住王翦。而且,因为秦国在外交战场上的发力,此时仅存的楚国、齐国以及魏国,根本不敢增援燕国。只有那个代国,勉强派了不少人,来增援燕国。而这支燕代联军,则是由之前派出荆轲的那位太子丹统领的。
结果不出所料,这位太子丹在王翦面前,连一个回合都没走过去,直接被就地歼灭了。讽刺的是,太子丹战败的地方,就在他之前为荆轲送行的易水河畔。
太子丹率领的这支精锐,已经是燕国的最后一点力量了。所以,太子丹战败之后,王翦就直接率兵横扫燕国,占领了今天的北京地区。因为打不过王翦,残存的燕国高层,只能逃往东北地区。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想要进入东北地区,几乎就只能走辽西走廊,这会给秦国的补给线形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在这之后,王翦并没有继续追击。
但此时的燕国,也只能说是名存实亡了。
连续灭了赵国和燕国,王翦的声望,已经骤然膨胀。最关键的是,赵国和燕国被灭了之后,秦国在整个天下占据的地盘,已经超过一半了。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接下来秦楚魏三国联手,也已经无法再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更何况。三国之间利益纠葛极为复杂,哪怕是到了这个地步,联手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
所以,燕国被灭之后,秦国在灭国这件事上,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公元前226年,就在燕国被灭不到一年之后,秦国就将下一个灭国的目标,放到了魏国头上。这一年,在灭魏之前,秦国首先派出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国,消灭了楚国一部分有生力量。
等到确定楚国无法增援魏国之后,这个时候,王贲才忽然率军大军,挥师北上,直接进攻魏国。在王贲的进攻之下,魏国只能迅速收缩兵力,退守魏国首都大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
不得不说,这座被魏国经营了几百年的大梁城,城防还是很坚固的。当时的魏国高层,也是打定了主意,想要靠着这座大梁城,阻挡秦军的进攻。只要秦国拖得时间长了,楚国和齐国必然会来援,到时候魏国就有一线生机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魏国的这个如意算盘,却很快被王贲给打破了。王贲直接挖开了黄河,水淹大梁。这座被魏国经营几百年的都城,面对秦国大军,或许真能抵抗一年半载,而且能让秦军损失惨重。但是面对着滔滔黄河,再坚固的大梁城,也只能轰然倒塌了。
说到这场灭魏之战,我们得稍微打个岔。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当时负责领兵的,是王贲这个儿子,而不是王翦本人呢?
首先,王贲很牛,这是一定的。虽然王贲在正史上的记载不多,但既然有王翦这样一个爹,再加上灭魏的战绩,足以证明王贲也是名将级别的将军,或者最多也就是比王翦这种名将,稍微低一线而已。
因为很牛,能力很强,所以王贲有能力去领兵作战,甚至是领导这种灭国级的战争。能力足够,这是最重要的。
而除了王贲的能力足够之外,最关键之处在于,王翦当时在干嘛?有人说,王翦当时还率兵在燕国那边,没来得及撤回来,所以没有主持灭魏之战。也有人说,因为当时王翦连灭两国,秦始皇有意压制他的军功,所以灭魏之战才只是让他儿子上场,并没有让他本人上场。
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好说。但王翦没有参加灭魏之战,魏国让他儿子给灭了,这倒是毋庸置疑的。
而魏国被灭了之后,接下来勉强还算完整的,就只剩下齐楚两国了。
在灭这两国期间,秦始皇想要先灭楚国。但是在灭楚需要派出的人数上,当时的秦国高层,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以李信为首的一些将军认为,只需要二十万人,就能灭了楚国。而以王翦为首的一群人,则是坚持认为,需要至少六十万人!
然后,秦始皇选择了人数少的这种方案,选择了只用二十万人上场。
再之后,李信就败了,而且是全军覆没。
很多人初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会觉得,这是秦始皇的一个失误。大家觉得,如果当时秦始皇直接派老将王翦上场,说不定一战就能灭了楚国,根本不可能有这场大败。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对李信这次战败,了解得更多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可能并不是秦始皇失误,而是因为以当时的局势来说,正常情况下,二十万秦军确实可以灭了楚国。而当时那一战,如果派王翦带六十万精锐上场,极有可能会输得更惨!甚至把整个秦国,都给赔进去。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当时的情况是,楚国那边,虽然地盘依旧很大,但楚王能直接指挥的力量,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当时楚国内部,有屈、景、昭三个大家族,人家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至于楚国怎么样,在人家眼里是次要的。
所以,之前秦国横扫天下的时候,连续好几任楚王,虽然有心和其他国家联合,但奈何国内意见不同意,三大家族根本就不出力,所以楚王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做大。
而当秦国准备灭楚的时候,当时的三大家族,甚至都已经暗中联系秦国。只要秦国愿意保证灭楚之后,他们自身的利益不受损,他们基本不会支持楚王。要是这样算下来,楚国境内的大家族,不支持楚王,甚至可以反过来帮秦国,那秦国灭楚国,二十万精锐确实是够了!
当时的秦始皇,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再加上考虑到王翦父子已经连灭三国,齐国那边也需要派一些军队防着,所以秦始皇才会同意李信二十万人灭楚的方案。
但问题是,秦楚两国开战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首先,当时在韩国旧地,韩国的旧贵族们开始叛乱了,牵扯了秦国的一部分精力。其次,当时在秦国大军身后,负责转运粮草补给的秦国丞相昌平君,忽然叛变了!昌平君叛变之后,前线的李信大军,一下子就面对了粮草补给断绝,同时孤军深入的局面。
昌平君叛乱这个事,说起来有点复杂。简单来说,楚国的前代老楚王,曾经在秦国做过人质。做人质期间,他和秦始皇爷爷的妹妹结婚了,然后生下了昌平君。然而后来,这个前代老楚王,回去继承王位了,没有带走秦国这边的孤儿寡母,这就导致昌平君一直是在秦国长大的。
后来,昌平君逐渐投入到了秦始皇麾下。之前平定嫪毐叛乱的时候,昌平君更是立下了大功,所以才被秦始皇看中,逐渐升做秦国的相国。后来,秦楚两国开战之前,考虑到昌平君是楚国王族之后,派他去楚国旧地,更有利于灭楚,所以秦始皇才会派他坐镇秦国大军后方。
至于昌平君为什么会造反,这事其实反倒简单了。因为当时的楚国贵族,直接以楚王之位做筹码,诱使昌平君反叛。而昌平君作为一个楚国人,面对楚国的灭顶之灾,自己又有机会成为楚王,自然会转投楚国了。
所以,李信这二十万人,接下来才会被楚国的大将项燕,一口气全部吃掉。
如果当时是王翦领兵的话,面对这种后路被切断的战局,大概率也是要惨败的。而且,二十万人全军覆没,对当时的秦国来说,尚且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如果王翦带着六十万人,在前线全军覆没的话,那秦国至少接下来十年之内,都恢复不过来了。
要是那个局面出现的话,残存的齐楚两国,铁定会再次联手,其他被秦国征服的国家,说不定也会再次复国。
所以,王翦的方案被否定之后,选择暂时以生病为理由,隐退回家,这不光救了他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救了整个秦国。
接下来,李信战败之后,秦始皇终于明白,王翦的重要性了。此后,秦始皇亲自来到王翦家里,以秦国国君的身份,向自己的大将道歉,承认之前是自己判断失误。
再之后,王翦便带着秦始皇给他的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楚国。不过,到了楚国那边之后,王翦却并不急着和楚国的项燕展开对战,反倒是带着六十万大军,就这么在前线驻扎了下来,和项燕干耗着。
这种对耗,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前线战场上其实一片平静。王翦这边的六十万人,再加上项燕那边的四十万人,基本上没怎么打过仗。双方鸡犬之声相闻,但是却老死不相往来,仿佛王翦带着这六十万人,就是来度假的一样。
但私底下,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首先,为了让秦始皇放心,王翦在这期间,多次向秦始皇要房子要地,要豪宅。在一般人眼里,这未免有点居功自傲的嫌疑。王翦手握六十万大军,寸功未建,反倒是不断向秦始皇要房子要地,怎么看都说不过去。
但实际上,这恰恰展现了王翦的智慧。
王翦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在让秦始皇安心。因为当时秦国几乎所有的精锐,都已经在他手里了。王翦需要用这种行为,来告诉秦始皇:自己只对金钱土地这种东西有兴趣,没理由进行反叛。
正是因为王翦这样做,秦始皇才能足够安心,王翦也才能够平稳地在前线和楚军对峙一年。
而楚国这边,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之前项燕之所以能够一口气吃掉李信,除了李信背后的昌平君叛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秦国和楚国的那几大家族谈崩了,秦国不保证一定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才会全力支持项燕,要兵给兵,要粮给粮。
但是轮到王翦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时楚国的几大家族,觉得秦国或许也没那么可怕。毕竟,李信都被项燕打垮了,此时轮到王翦,就算项燕无法击败王翦,挡住王翦总不是问题。再加上秦国这时候又开始暗中推波助澜,所以接下来,楚国的三大家族之间,就开始再次内斗了。
这场内斗一起,项燕的后方,就开始再次不稳,军心也出现了波动。这导致项燕不得不抽出更多的精力,解决后方的那些问题,无法再全心全意对付王翦!
高手过招,差一点可能就是满盘皆输。和王翦这种顶级名将过招,本就已经很危险,此时项燕又无法全力以赴,结果自然也就不难猜了。一年之后,王翦出其不意,突然进攻,瞬间杀的楚军大败。
这一战当中,王翦不但消灭了楚军大部分的精锐,而且还直接干掉了项燕。项燕死后,楚国就再也没有能和王翦正面对抗的名将了。所以,接下来不到一年里,王翦迅速带人,横扫楚国。一年之后,王翦更是直接俘虏了楚王负刍。
至此,楚国也没了。
楚国被灭之后,那位昌平君倒是带着一些人,在楚国仅剩的一点地盘,再次建立了一个政权。但此时的楚国,已经不足为虑了。此后,王翦继续进攻,很快就干掉了昌平君,彻底占领了楚国全境。
楚国被灭之后,王翦之子王贲,迅速率军北上,先是花了一年的时间,灭了北方残存的燕国和代国。至于王翦,据说王翦此后带着大军,去更南边征讨百越了。而王贲这边,灭了燕国和代国之后,直接带领大军南下,进攻齐国。
此时的山东六国,五个国家都已经被消灭。齐国虽然依然存在,但也是独木难支。所以,王贲率军进攻之后,齐国连抵抗都没抵抗,直接就投降了。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投降,秦始皇正式统一天下。与此同时,王翦的故事,也彻底结束了。王翦留在正史上的最后一页,就是他带着兵,南征百越。至于后来,百越那边的战事如何,王翦又是何时去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两件事,我们知道:第一,王翦后来肯定是善终了,因为后来秦朝末年的时候,他的孙子王离,依然是秦国最高层的将领。第二,十多年之后,秦朝末年的时候,王翦和王贲这对父子,应该都死了。因为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哪怕秦朝被灭,他们也没有再出来救国。
这就是王翦的故事。
从王翦的故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王翦之所以能够善终,主要是因为他识时务,知进退。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王翦迅速退出权力高层,没有给秦始皇留下一个功高震主的印象。
再加上秦始皇本人,也不是那种滥杀功臣的皇帝,而王家子孙也都比较争气,既能在军中担任高层,同时又不给王翦惹麻烦,这样一来,王翦能够善终,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作为亲手结束战国时代的超级牛人,千百年来,后世对王翦的评价,一直都是极高极高的!所有人都说,王翦属于那种不世出的名将。如果没有他,秦始皇想要统一天下,肯定要多费很多力气。
这个评价,其实已经不低了。
但同时,考虑到王翦的影响力,这个评价,其实依然不够高。因为这个评价,只评价了王翦生前的影响力。王翦死后,他留下的那个家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其实更为恐怖!
首先,王翦有个孙子,叫王离。王离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负责在北方领兵,抵御匈奴。当时秦朝北方的最高负责人,就是蒙恬,其次就是王离。
而沙丘政变之后,赵高和李斯假传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之后,北方兵团的最高负责人,就成了王离。
再之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迅速席卷天下。王离当时奉命带领北方兵团,回国清剿起义军。最终,在巨鹿之战当中,王离死在了项羽的手里。项羽破釜沉舟,针对的对象,其实就是王离。
而王离死后,他的子嗣却并没有就此断绝。王离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王元,另一个叫王威。
在那场秦末乱战当中,王元和王威兄弟二人,也走失了。王元带着一部分王家人,举家迁往琅琊,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后来,这一部分王家人,在琅琊地区开枝散叶,形成了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琅琊王氏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家族!尤其是在东晋时期,王家在南方更是堪称第一世家!号称是‘王与马共天下’,司马家虽然是皇族,但朝堂上的高层官员,却大多出身琅琊王氏。历史上建立东晋的王导,以及书圣王羲之,都是琅琊王氏的后人,他们也都是王翦的后人。
而王离的另一个儿子王威,后来则是辗转进入汉朝政府做官,最后做到了扬州刺史的高位,封地被分到了太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王威这一支,举家迁往太原,并且在太原地区开枝散叶,形成了‘太原王氏’。
和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那是一点都不逊色。三国时期用美人计,干掉董卓的司徒王允,就是出身太原王氏。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太原王氏更是成了北朝最大的五个家族之一!
混乱的南北朝时代,无数家族断绝了香火,但是王翦的子孙,却可以做到南北通吃,而且两地都可以成为最顶级的大家族,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奇迹。
而到了唐朝之后,因为科举制的出现,传统的世家大族,虽然是逐渐消亡了,但是王翦的子孙后代,却依然传承了下来。据说到了现代,中国依然有上千万的人,是王翦的子孙后代。
这个影响力,恐怕比王翦生前扫平天下的影响力,还要更加恐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本站原创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网友自行判断,如涉及投资、理财请谨慎应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