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世界之最 > 自然之最 > 正文

自然之最

1973年毛主席欲辞中央主席一职,却遭众人反对:这职位非主席不可

zhiyongz2024-05-01自然之最

文 | 青橘罐头

编辑 | 青橘罐头

●○前言○●

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诚然,新中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诞生的,那试问如果没有毛主席,还会有中国共产党吗?

这个问题毛主席自己早已给出过答案——当然会有,中国共产党不依托于国际共产党而存在,每位中国人民都是共产党的种子,没有毛泽东也会有李泽东、张泽东来带领广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我们不仅为毛主席伟大的气魄与博大的胸襟而倾倒,毛主席深受人民爱戴,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下基调,为国家的发展路线规划好轨道,一生为民,忘我奉公。

可毛主席为何要在1973年的全国政治委员会上提出想要辞任中央主席的想法呢?全中国深爱着毛主席的广大劳苦人民能够同意他的这个“不情之请”吗?

鲜为人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位建立是由毛主席首次提出的,新中国刚成立时,原本动荡的社会刚刚稳定,国内环境仍未和平,依旧还有些地区没有解放。

如广东广西两广地带仍处于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控制中;海南省因为地缘因素,被国民党司令官薛岳牢牢把控;康定、云南等因为地理位置离首都十分遥远,正处于半解放状态。

四川贵州省份因宗教因素处于解放中状态,而西藏比较特殊,并没有被国民党残部占据,而是被当地的农奴主剥削,经过共产党多次谈判,才于1951年得到和平解放。

可见1949年新中国虽然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但仍有不少同胞还没有被我党的光芒照耀,依旧处于剥削之中。

时国内百废待兴,国外形势复杂严峻,象征着国家主权完整以及国家领土完整的国家元首职位暂时空缺,正是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以中央主席的身份行使国家主席的职权。

虽然毛主席是事实上的国家领袖,但从法律意义上来讲,中国当时并没有国家主席,于是毛主席提出在我国社会基本稳定后,当选出中国国家主席人选。

毛主席还特别强调,新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路线,国家主席并不能像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国家元首(总统)一般。

在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总统有最高权力,甚至可以解散国会,而在我们中国,国家的主人只能是人民,国家主席不能解散人民代表大会。

相反,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代表人民罢免主席,这就是我们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因为国家主席只是人民的主席。

在1954年9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让新中国在名义上与法理上都有国家元首,也能更好地与各种国际组织进行沟通,让国家政权的稳定交接过渡。

以此使国家主席在全国人民代表同国家政府之间协商搭桥,通过投票表决,毛主席决定设立国家主席,同时撤销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因为毛主席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中享有无比的威望与爱戴,众盼所归地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作为新中国最高领袖,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在康庄大道上。

同期,朱德朱老总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至此,一套全新的领导班子体系正式建立。

时隔四年,1958年初,毛主席在南宁会议中提出想要辞去国家主席职务,这可把一众参会人员吓坏了,忙问道这是为何?

甚至有些年纪较大的参会者直接落下泪来,他们都是看着毛主席一步步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出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此时毛主席却说不想当国家主席了,他们哪里能够答应?

毛主席见状苦笑着说:“我的意思是先辞去国家主席这个职位,一心一意做党的主席,大家也知道,我的身体状况可能不能满足同时兼任的强度,再说我也老了,得休息休息了。”

大家虽然体谅毛主席的想法,但还是没有人赞同毛主席的提案,在他们甚至所有中国人眼中,只要毛主席活着,中国国家主席就只能是毛泽东,毛主席无论如何也不能走!

好在毛主席的老战友,好同志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刘少奇主席、朱德老总等能够理解毛主席的苦衷。

众位元老在听到毛主席的想法后,决定遵循他的意志,向党内外同志们解释毛主席的想法与难处,经过一整年的游说,才让大部分中央委员同意了毛主席的请求。

最终在1958年末,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之前,党中央才通过毛主席不再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一职的决定。

一时间全国人民震惊不解,为了稳定政治局势,不产生政治动乱,选出下一任国家主席就是党和国家的当务之急!

其实在所有人看来,下一任的主席人选早已经有了定数,受人敬佩的副主席朱德老总战功赫赫,行行政风格稳健,无疑是毛主席最好的接班人。

但最后接任毛主席国家主席职务的人并不是朱德老总,而是刘少奇主席,这又是为何呢?

图左 | 刘少奇

于情于理,副主席接任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一细节的点——国家主席候选人名单是空着的,而刘少奇仍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候选名单首位。

这是什么意思呢?朱德老总心思活泛,看到这份名单后心中有了数,于是主动给邓公写了封亲笔信,信中写道:

我已阅读中央委员处拟定的关于国家领导人候选名单,我提议由刘少奇同志接任国家主席一职,不是出于私心,而是我比毛泽东同志年长近7岁,如果是我接任毛泽东同志的国家主席一职不符合中国传统,可能有碍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度,故推荐刘少奇同志。

邓公接到信件后与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商议后,经组织部研究决定,采纳朱德老总的建议。

终于在多方协商下,把中国第二任国家主席确定下来,在全国第二届人大代表会议上,到了提名国家主席环节,虽然参会者心知肚明,人选就是刘少奇同志。

但毛主席并未提交推荐人名单,所以会上所有人都噤声不言,会上气氛一度冷场,出现了罕见的尴尬,这时急需一位说话有分量的领导人来打破这种氛围,使会议能继续进行下去。

这个人是谁呢?谁的身份比较合适在这时站出来说话呢?

无疑是邓公,邓公作为中共政治委员会总书记,这时最合适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见邓公在无数双目光下站起来,平静地说:关于中国第二任国家主席,我提名——刘少奇同志。

话音刚落,会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没有一位参会者反对,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至此,中国第二届人大代表会议全票通过刘少奇同志的国家主席任命,同时任命朱德老总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

不只是历史的故意设计还是伟人的命运巧合,新中国的第一任、第二任元首就职的年纪竟然是一模一样——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的年纪正与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时的年纪一般,稍逾花甲,都是六十一岁上任。

在毛主席与周总理、邓公、朱老总、刘少奇同志等领导人的高超政治手段下,完成了新中国的第一次政权交接,使国家平稳过渡权力与领导班子,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上下齐心,国内又是一派新的景象。

时间来到1973年春天,党内外人士纷纷聚在中南海准备筹备党的中共第十次大会,本次常规会议有两个内容,一是确定党的主席提名人选、二是确认党的副主席提名人选。

第一个内容几乎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内,虽然毛主席年事已高,但其卓越的战略眼光与无人能比的威望是毋庸置疑的,大家只准备讨论副主席的人选,而就在这时,毛主席提问了:依大家看,党主席的人选谁比较适合?

大家先是一愣,并不清楚毛主席为什么会如此发问,接着想都没想,齐齐说道:当然是主席您了。

毛主席见状确实摇摇头,郑重地向众人说:我年纪大了,大家都看在眼里,依我之见,我可以暂且不担任主席。

听到这话,大家怎么可能依着毛主席,连忙准备反对,但毛主席挥挥手,显然是话还没说完,毛主席继续对众人讲:我这可不是“闹罢工”,我还是要管的,不会当甩手掌柜,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党中央顾问委员会,我就担任党的顾问好了。

会上又是一片寂静,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着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方案,但不一会儿,在场的人中没有一个赞成的,原因很简单。

试问就算依毛主席的建议,那党的主席由谁担任合适?谁有如此高的威望能与毛主席比肩呢?

显然是没有的,所以毛主席的建议罕见地被全票驳回,这可搞得毛主席在会上哭笑不得。

党的组织会议不是一言堂,大家全票驳回的提议自然是不可能采纳,哪怕这是毛主席亲自提出来的,面对着大家殷殷期盼的目光,毛主席也是无奈地表示,这个党主席他还是继续担任,争取克服身体上的困难,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

直至听到毛主席亲口说出这句话,大家才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不管是过去甚至是现在,毛主席都是共和国的心脏,伟人在世时,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紧紧围绕在他的身边。

现在伟人虽然已经不在人世,,可他留下的精神与思想依旧被一代代人相继传承下来,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国家的核心。

最重要的问题解决完了,接下来党的副主席的人选却又让大家犯了难,周恩来总理将有提名的名单放在会议桌上,以供毛主席和诸位参会领导投票,毛主席细看名单,上面赫然列着这些名字: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王洪文、李德生等。

前面四位大家都不陌生,均是在党内外都享有极高赞誉的国家领导人,而这位李德生是什么来头?

他与抗战时期毛主席在延安用的化名“李得胜”竟是一样的读音,而最后的结果竟是这位李德生在几位成熟的领导人之间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党的副主席,他又有那些过人之处呢?

李德生本是志愿军第12军军长,兼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在安徽做工农生产工作时政绩优秀,成果颇丰,被毛主席高度赞扬其工作能力,安徽省的工业、农业生产与加工秩序一度被党中央作为模范在全国进行宣传。

毛主席一看到有李德生的名字,顿时心中就有了人选,当时党内领导班子讲究三代合作,分别是老带中,中教青,这样可以保证领导体制全面照顾,不至于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也是为了将来的政权交接做准备。

而周恩来总理当年已经七十五岁,叶剑英同志比周总理还要年长一岁,朱德老总担任了国家副主席,本身需要处理公务已经堆成了山,所以朱德老总再次主动提出不担任党的副主席一职。

剩下的王洪文同志年仅三十八岁,在政界还属于青年,那么五十七岁正值壮年的,且是军人出身的李德生自然是最符合当时“老中青三代合作”的条件。

毛主席在推荐李德生担任党的副主席后,终于得到所有参会者一致同意,表决通过。

图左前二 | 李德生

至此,党的主席与副主席正式被确认下来,而李德生同志也并未辜负毛主席与党组织的期望,恪守职责,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毛主席的两次“请辞风波”就是如此,在这两次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毛主席不贪恋权力的正气与敢于放权的勇气,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以毛主席为核心,坚定不移的团结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