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三国时期哪个国家面积最小(三国各国的面积)

zhiyongz2024-08-11生活百科

网友提问:

三国时各国之间,面积看起来悬殊不大,为何说实际上差距很大?

优质回答:

三国时期,看国土面积没啥用啊,得看人口和人员质量说话。毕竟打仗、后勤、经济发展,可不是光看面积说话的。

东汉末年,天下十三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

曹魏占了: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青州,凉州,小部分荆州,小部分扬州。

东吴占了:大部分扬州,交州,大部分荆州。

蜀汉占了:益州。

从数量上来说,曹魏完胜东吴和蜀汉,他们俩加起来还不够曹魏的一半多。可是从地图上来看,问题就严重了,因为东吴和蜀汉的占地面积还真不比曹魏少多少。

这是为啥?因为东吴所占的扬州、交州和荆州,和蜀汉所占的益州,基本把长江以南的地盘全部给瓜分光了,那不就是半个天下了嘛!

那么我们能说东吴和蜀汉加在一起就能比曹魏厉害了吗?当然是不行的,因为那时候土地资源远没有人口资源来得重要。

一、东汉末年,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东汉末年,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全都在北方,尤其是洛阳周边地区,因为这里是国都所在地,是东汉重点打造的区域。

而且那个时候黄河流域的人口,明显要多于长江流域。这就是为啥北方地盘不算大却要分成那么多州郡的原因,因为人口太多了。

东汉战乱前的人口分布大概是这样的:

司隶:300万人。

豫州:500万人。

冀州:560万人。

兖州:400万人。

徐州:300万人。

青州:300万人。

凉州:50万人。

并州:70万人。

幽州:250万人。

扬州:420万人(其中曹魏控制的九江郡占50万人左右)。

荆州:550万人(其中曹魏控制的南阳郡就有250万人)。

交州:110万人。

益州:500万人。

从以上的人口分布我们会发现,人口超过500万的州郡,只有豫州、冀州、荆州和益州。而豫州和冀州都在曹魏手里,荆州部分在曹魏手里。东吴只有荆州大部分地盘,蜀汉只占据益州这么一个地方。

所以说曹魏跟他们俩拼人口的话,只需要动用豫州和冀州就能击败对方了,此外曹魏手里还有一堆实力强劲的选手。

当然了,这么比较是有失公允的,因为三国前期的战乱,大部分在北方出现。而南方相对比较安宁,所以人口损失也相对北方少得多。

不过就算是这样,曹魏集中全部州郡的实力,那也是完胜东吴和蜀汉的。在东汉巅峰时期,全国人口有6500万左右。可是到了三家归晋的时候,全国人口只剩下了1600万人左右。

这里面曹魏的地盘上,占据了一半还要多,而东吴和蜀汉加起来还不到一半,由此可见,即使是战乱对北方地盘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北方还是强于南方。

二、人员素质完全不同。

东汉末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都在北方,尤其是环洛阳经济文化圈,那都是培养一等一人才的地方。

古代打仗,除了人口数量很重要外,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人才也相当重要。就说这一点,蜀汉和东吴加在一起也不是曹魏的对手。

刘备为啥在北方混了20年?哪怕一无所有,依旧奋斗不止?就是因为北方是人才的聚集地,只有在北方混出名堂来,才能吸引人才到他麾下。

三国时期,指点江山的重要人物基本都是北方人。

第一,看看曹魏阵营的人才。

荀彧、荀攸:颍川颍阴县人,也就是河南许昌人。

郭嘉:颍川阳翟人,也就是河南禹州人。

贾诩:武威郡姑臧县人,也就是今甘肃武威市人。

程昱:兖州东郡东阿人,也就是山东省东阿县人。

许攸:河南南阳人。

第二,看看蜀汉集团的人才。

诸葛亮是哪儿人?山东琅琊郡人。他是跟着叔叔到了荆州,这才遇到了后来的刘备。

庞统:荆州襄阳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那时候也被曹魏给占了。

法正:陕西省眉县人。他是跑到益州,先给刘璋打工,后给刘备干活的。

徐庶:颍川阳翟人,也就是河南禹州人。他在刘备最危难的时候,离开了刘备投奔了曹操。

第三,看看东吴集团的人才。

张昭:徐州彭城人。孙策创业的时候,南下躲避战乱的张昭,跟随孙策征战天下。

周瑜:安徽庐江人。这地方在三国时期,隶属于合肥,正儿八经的曹魏地盘。

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也是山东琅琊郡人。

鲁肃:安徽滁州人,这地方历来都是曹魏和东吴争夺的焦点,不过也属于长江以北。

吕蒙:汝南郡富陂县,如今隶属于安徽阜南县,也在长江以北。

由此可见,挑了这么多三国著名的谋士,清一色都在长江以北诞生。其中北方人更是居多,所以你说蜀汉和东吴,拿什么去跟曹魏斗呢?

人才方面曹魏基本对蜀汉和东吴处于碾压状态,这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就算三足鼎立了,大家一起教化百姓,可论速度和质量,还得要说是曹魏更胜一筹。

总结:光看地盘是看不出个什么名堂的。

三国时期,地面以下的资源,几乎处于没啥用的状态。只有拼人口和人才,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人口多了,不光参军打仗的人多,而且生产力也会增强,后勤补给更加充足,这些都是对打胜仗有很大好处的。

人才多了就更别提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优秀的人才对战局的影响,那完全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你明白了吧?蜀汉和东吴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是曹魏的对手。还是诸葛亮那句老话说得好:“待天时有变”。留给蜀汉和东吴唯一的翻身机会,就是等到曹魏内乱。

可惜曹魏就算在司马懿时期发生了内乱,似乎也没有伤筋动骨。毕竟东吴内乱也不少,而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又是人才凋零。这或许就是天数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看三国时期的地图,面积看起来悬殊不大,为何说实际上差距很大呢?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三国时期分十三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并州、冀州、幽州、凉州、扬州、荆州、交州、益州。

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各国的国土面积:

1、魏国当时占了十三州之中的司州、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冀州、并州、幽州、凉州这九州,以及荆州北部与扬州的一部分;国土面积约290万平方公里。

2、吴国则占据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势力范围覆盖了荆州中、南部,扬州大部分,以及交州全境;国土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3、蜀汉仅仅只有益州一个州,国土面积约107万平方公里。

如果我们单纯的从地图上来看,吴国与蜀国两国加起来的面积可以与魏国平分秋色,甚至超过曹魏。但这种感觉纯粹是主观意识上的一种认知错觉,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通过地图来看待当时的水平。

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人口、经济、军事、教育、民生、文化、人才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而不是只是局限于土地范围。

打一个比喻:新疆的面积相当于287个上海,可是经济不是一个级别的。新疆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3797.58亿元,而上海的2020年生产总值达3.87万亿元。

古代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比的就是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相对于南方,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的经济,主流文化还是集中于北方,主要的农耕区域开发程度也比南方高。反观南方大多是荒凉偏远,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

孙吴地区经济方面

吴国当时的主要的经济集中在扬州下辖的吴郡、丹阳、庐江、豫章、会稽、庐陵六郡,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口中的江东六郡。至于扬州其他的区域大多数都是“山越”等南方少数民族占据,“山越”当时虽然处于孙吴的政权下,但他们不服管教,时常叛乱,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每个东吴将领都有平定“山越”的战绩。

还有就是荆州,当时荆州最发达的地区是在北部,而这片区域刚好也在曹操的控制范围。自夷陵之战后,东吴需要在荆州驻扎大量的军队,以防魏国与蜀国的进攻。战乱也使得荆州得不到太大的发展。

至于交州虽大,后来孙权大力发展经济。但是在那个时代,距离中原较远,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少,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

蜀汉地区经济方面

三国时期的益州面积是当时最大的,领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柯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巴东属国13个郡国。约为今日的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大部分,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甘肃省各一隅。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南中,改益州为建宁,分建宁、越嶲置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

当时益州南中大多是少数民族居住,地理偏远,经济得不到发展,即便时至今天仍然有一些落后地区,更别说是在三国时代。而且世代居住在那的原住民还经常与外来者发生激烈矛盾,迫使蜀汉政权只能动用武力征服,尽管诸葛亮率领大军平定南中。但是,之后依然时有叛乱不断。

至于汉中郡,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就曾将汉中百姓悉数迁走,造成汉中的生产力停滞不前。再加上汉中是蜀汉的用兵之地,根本得不到太大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益州也只有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可以依仗。可这也支撑不了诸葛亮与姜维的连年北伐。

三国各国人口数量:

1、魏国人口数量约为500万。

2、吴国人口数量约为250万。

3、蜀汉人口数量约为110万。

北方从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无论文化、经济、人口、军事都要比南方发达。

南方经济后来超越北方,也是经过三次人口大南迁,才导致南方的经济大规模发展。

1、第一次是西晋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民不聊生,造成汉人南渡衣冠。使得南方的经济大规模发展。

2、第二次就是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发,经济开始衰落;而南方则相对稳定,南方经济开始逐渐发展,得以追上北方经济的脚步。

3、第三次则是靖康之难,人口再次大量南迁。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从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到南宋经济南方开始超越北方。

我们可以从以上数据看到,综合实力魏国是要强于吴国与蜀汉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毫无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与姜维屡次北伐失败,孙权止戈于合肥城下的原因。

相反曹魏灭蜀,司马晋伐吴却轻而易举,这都是基于人口数量,土地耕种开发,人才教育,文化氛围,经济等实力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人口问题啊。

《文献通考·卷十》: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蜀亡时,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三国志·卷四十八》: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

《文献通考·卷十》: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当然,在古代,户籍统计不可能很精确,因为有挂靠、隐户,兵户,投充等问题。实际上,魏人口大约1300万,蜀大约150万,吴大约700万左右。

所以光有地盘不行,还得看人口。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不要被三国时期三国的面积所欺骗了。从地图上看,东吴和蜀汉的地盘并不小,为什么说曹魏帝国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呢?明明也就1/3多一点儿,但是同样是地盘,这里面的差别可大了。

在东吴和蜀汉的地盘内,有许多不服文化或者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对于国家的贡献几乎为零,有时甚至还需要国家进行讨伐,为国家做出反向贡献。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必须得看这个国家的实际控制面积,在三国中只有曹魏的实际控制面积和它的国土面积是相当的,其他两国都不得不面对大幅缩水的事实。

在三国中,曹魏的地理环境是最好的,他们的国土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开发的,无论是关中地区还是华北地区都是文明程度最高,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地区,整个帝国所掌控地区,到处都是历经成百上千年已经开发成熟的熟地,耕地面积最为广大。

而且曹老大当年打下的这一块地盘基本上是很干净的,没有其他军阀头子,或者不服从中央政府的大脑壳,基本上就是地图上的地盘有多大,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就有多大,整个帝国内部所有的地区都能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税赋来源和兵源。

再加上这些地区开发的早,开发的好,粮食产量有保证,有了足够的粮食作为支撑,接下来的当然就是人口爆炸式增长。有了足够的人口,国家的实力,自然而然的也就变得更加强大,把另外两个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同样人口多了之后,一方面当兵的人多了,在战场上的容错率那就更高了,同时人口一多,自然而然人才也就多了,有兵有粮有人才,这样的国家才有核心竞争力。

可是刘备先生建立的蜀汉帝国就完全不同了。蜀汉帝国看上去地盘很大,包括了四川云南,贵州。可是整个蜀汉帝国真正能够牢牢控制的只有成都平原附近,一方面云南,贵州等地在后汉三国时期开发程度很低,同时那里的地方势力或者蛮族不服王化,屡降屡叛,无法向中央政府提供持续的可靠的税赋以及兵源。甚至有的时候中央政府为了解决这些蛮族割据的问题,还要派兵前来征缴,极大的耗费了国力。

而孙权建立的东吴帝国面临同样的问题。整个东吴帝国的实际控制区也仅仅在长江流域而已。有些地区只是名义上服从东吴的管理,实际上受到世家大族的管控,比如说管辖越南一部分领土的交州。

而且东吴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的领土的开发程度非常感人,比如说广东地区。在三国时期的广东,可不是现在GDP第一的广东,甚至超过了许多欧洲国家,还超越了俄罗斯。可是在三国时期广东由于是南方地区,他们的开发开放一直不如北方,甚至到了宋朝,两广地区的开发开放都没有完成。

所以在我们印象中极为富有的两广地区在三国时期根本无法为东吴政府提供多少粮食和兵马。所以别看孙权的大帝国占了那么大一块地方,但是真正能为国家做出正向贡献的,也就长江流域那几个地方。

而且由于东吴内部还存在世家大族,他们才是帝国真正的统治者,这些大家族之间的内耗也影响了大帝国的势力。同时在帝国的深处有一些少数民族分裂势力,这些族群仇恨东吴政权,叛乱此起彼伏,东吴帝国还得分心分兵去收拾这些人,这些地方就成为了东吴帝国不得不背负的负担和负资产,所以这种地方不惹事就是在为帝国做贡献了,别说提供兵源和税赋了。

所以撇开水分之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看上去曹魏帝国并不比东吴以及蜀汉大多少,但我们却说他们三分天下有其二,原因就在于实际控制面积不同。

曹魏集团只要不自己浪,安安心心的发展就能碾压其他两国,一统天下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