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与陈氏定理 旭言若水)

zhiyongz2024-05-07生活百科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与陈氏定理
陈少旭
?
数学天生就是一个神秘的王国。自从出现了自然数,并且用美丽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自然数以后,人们对自然数的热情和探究就从没有停止过。有关自然数的猜想是一个接着一个,相关的证明与破解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呈现给人们的惊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比如费马猜想的证明到费马大定理的诞生,比如哥德巴赫猜想的一次次推进。由此可以看出,数学从来就不缺少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魅力无穷让人神魂颠倒的“哥德巴赫猜想”。科学界有一个共识,认为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这个皇后的皇冠是“数论(整数理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同样,“哥德巴赫猜想”也被誉为“数学四大猜想”之一和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由此可知,“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领域中的影响力和其具有的崇高地位。

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十八世纪,德国有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名叫哥德巴赫,他于1742年6月7日,给当时世界顶级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质数(素数)之和。”和“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例如,任意取某一个偶数,比如50,可以把它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即50=19+31,还可以表示为,50=3+47=7+43=13+37等。
再比如88,也可以表示为,88=5+83=17+71=37+51=41+47。
同样,任意取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
即85=47+31+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257+199+5,也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例子很多,大家也可以自己试一试。
实际上,3亿以下的数都已被验证过,经过验证“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对的。
但是,自然数是无穷的,对于较大的自然数验证起来就相当困难。还有,一个数学命题只靠验证也是无法解决的。
猜想提出后,哥德巴赫自己也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说,“我确信这个命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给出严格的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风靡全世界,它的魅力就在于形式简单而内涵艰深。很多数学爱好者和数学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也无任何收获。从猜想提出的近二百年内基本上没有丝毫的进展,就是到现在也仍然没有给出完全的证明。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年3月18日-1764年11月20日),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是德国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研究以数论为主,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者而闻名。哥德巴赫并不是一个职业数学家,而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的业余爱好者。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法学,喜欢到处旅游,结交数学家,尤其是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有“数学家族”之称的伯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哥德巴赫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其间,哥德巴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可以说是引发了数学的一场革命。
后来人们发现,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如果“偶数=奇质数+奇质数”,则一定有“奇数=偶数+3=奇质数+奇质数+3”,命题成立。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只需证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猜想提出180余年以后,数学家们开始冷静思考,集中研究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并设想先把命题改为一个相对较弱的命题来逐渐攻克,新的命题可表述为:“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质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可简单记作“a+b”。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才有了新的突破。
如:736=3×7+5×11×13,就可简记为“2+3”;
再如:450=47+13×31,可简记为“1+2”;
显然,按新命题的表述,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简记成“1+1”。
如:450=17+443,就可记为“1+1”了。
例如100的哥德巴赫猜想用“1+1”就可以表示为:
100=3+97=11+89=17+83=29+71=41+59=47+53 。
“哥德巴赫猜想”的艰难证明,很多数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也充分证明了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数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向前推进,一次次接近顶峰。
我们简单看一下数学家就“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推进历程:
1742年,哥德巴赫提出猜想,近180年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才开始有了进展。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首先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数学家瑞德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数学家里奇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前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前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太勃又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数学家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个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3 + 4”,稍后又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数学家潘承洞和前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都证明了“1 + 5”。随后,中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数学家朋比利都证明了“1 + 3”;
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中国数学家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进程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中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有一位伯乐不能不提,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先生是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国留学时,师从数学家哈代教授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并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的猜想。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成为了杰出的数学家,如王元和潘承洞等,他们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就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潘承洞证明了“1 + 5”,王元证明了“1 + 4”。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并调其进入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使得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世纪纪五六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哥德巴赫猜想”时代,中国数学家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6年,王元证明了“3+4”,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做了新的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
陈景润的证明至今仍然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进程中取得的最好成果。以陈景润命名的“陈氏定理”被公认为是“所有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也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数学成就。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陈景润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1973年他又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对1966年的证明又进行了详细的改进,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新证明,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也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陈景润有着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为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氏定理,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两个素数积的和”。
陈景润的证明离哥德巴赫猜想的结果“1+1”,就只剩最后一步了,当然这也是最艰难的一步,至今还没有被完全攻下。数学家们预测,要拿下这最后一步,也就是要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还需要新的数学理论来支撑,还需要数学家的不断创新。
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有人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