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娱乐百科 > 正文

娱乐百科

中国单身人口超2亿 家庭呈单身化趋势

zhiyongz2024-08-22娱乐百科

中国的单身浪潮已经到来。未来,单身人数将突破4亿。未婚和晚婚已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年轻人认为结婚没有绝对的理由。买房独居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单身人口将突破2亿。

中国单身人口超2亿1

中国超2亿人单身,中国家庭呈现单身趋势,一线城市40%的单身青年月光……这一连串的刷屏热搜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引发网友热议。无数单身人士更是挺直了腰板——“我上热搜了!” “我不孤独!”

中国超2亿人单身 家庭呈单身化趋势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数量达到2.4亿,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独居,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将接近1亿。

随着独居人数的增加,中国家庭呈现单身化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单身家庭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16.69%。从城市来看,分散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单身青年占比超过50%,其中TMT(数字新媒体行业)从业者占大多数。

对于单身,有网友表示是迫于生活压力才单身,也有网友认为单身浪潮是观念转变、多重选择的结果。

一线城市单身青年四成月光 更愿意为悦己消费

统计显示,在一线城市,约40%的单身青年过着“月光”生活。随着城市排名下降、月收入下降,“月光”比例明显增加。在四五线城市的单身年轻人中,“月光族”比例高达76%。

尼尔森公布的数据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消费是为了“自我愉悦”,而非单身消费者的比例仅为27%。单身人士的消费心态与非单身人士不同。调查显示,单身人士更愿意为自己消费而不是“取悦他人”,花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而不是社交需求。

北京某装修公司展示的小户型精装修独栋样板房。

“单身经济”撬动新风口“一人市场”消费新蓝海

“单身经济”最早由经济学家麦卡锡2001年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提出,他认为单身女性是广告、娱乐、媒体等行业最理想的客户。他们戴着“女”的帽子,即无论男女,都比较热衷于消费,愿意花钱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或者投资自己。

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随着单身和独居人群的持续增长,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是新一轮消费的蓝海群体。

随着“单身经济”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涌入这一赛道。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娱乐、社交、学习、养老,“单一经济”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2020年9月17日,甘肃省兰州市一家餐厅推出“一人餐”私房火锅,吸引市民前来品尝。据餐厅负责人介绍,“一人食”餐厅的火锅小巧精致,每份食物的份量也减少了一半,可以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满足当下顾客追求分餐、卫生、便捷的消费需求。杨艳民(甘肃分社)/中新社

——衣:单身更要追求品质

统计显示,未来一年,75%的单身消费者计划购买衣服,明显高于非单身消费者的65%。其中,35%的单身消费者明确表示会购买质量较好但价格相对昂贵的衣服。只有25%的非单身消费者有同样的选择。

单身人士喜欢通过消费品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品味,因此他们对这些消费品的外观设计、内在质量和性能都有更高的要求。

——食:小规格vs大市场

随着单身人口的增加,“一人食”餐厅悄然兴起。这些餐厅的份量都比较小,不会造成浪费,而且还兼顾口味,一个人可以点丰富又美味的饭菜。与此同时,这些餐厅也越来越注重环境的营造。有的餐馆专门设置了面墙的小餐厅,适合一个人吃饭。在餐饮服务上,也会更加人性化。例如,海底捞火锅将为单独就餐的顾客提供毛绒公仔,以驱散顾客的孤独感。

2018年1月29日,气温零下20度的银川,一家火锅店里,一名女孩独自吃饭,对面放着一只泰迪熊。

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32.9%的消费者将长期独食。从用户画像来看,59.5%的一人食品消费者年龄在26岁至40岁之间。

此前,天猫发布的《2019-2020国味》数据报告指出,一人食、健身餐、进补、原产地、跨界品和懒人快餐将成为2020年六大年度美食趋势。其中,2019年,“一人食”产品在天猫的销量同比增长30%。

各餐饮企业也开始提供“一人食”商品和服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84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产品服务或商标中含有“一人吃”的字样。 2020年,全国新注册“一人食”相关企业79家,年增长率达82.29%。

——住:“小而精”应运而生

单身人口的增长体现在“住”上,最明显的就是单身公寓和单身家具销量的增长。近年来,家电行业也出现了一股“迷你”风潮。许多容量小、颜值高、功能多的小家电成为单身群体的“最爱”。

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迷你微波炉和迷你洗衣机的人数一年内分别增长了970%和630%。迷你语音智能音箱销量增长160倍。 100克大米和200毫升红酒也很受欢迎。

单身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不仅喜欢“小份量”,更重要的是喜欢“小而精”、“一人”的产品和服务。单身生活对空间和重量要求不高。这种“小而精”的消费品和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制造商的产品生产结构和市场供给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节约效应。另外,在住房需求方面,单身人士更倾向于租房(独栋或合租),因此对租赁市场影响较大。

容量12L的小烤箱和三明治机。

——行:单人背包客经济兴起

近年来,我国独自旅行的需求也非常旺盛。根据携程2020年暑假数据和综合火车票、机票预订,去年夏季单人出行比例高达70%,两人及以上出行比例仅为30%。

旅行社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商机,开始大力推广和推出独行背包客的旅行套餐、独行自驾游的私人策划设置,或者独行旅行的管家服务。

随着单身游客数量的大量增加,不少旅行团也向此类消费者敞开了大门。 “以前,大多数旅行社都不愿意接受一个人报名,即使接受了,也得补差价,或者支付更高的费用。但近两年,这种现象基本消失了。” ”一位在旅游业工作多年的人士透露。

——娱乐休闲定制化 人工智能入局

随着单身经济的兴起,实体商家也纷纷效仿迷你风格,为单身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而迷你KTV、迷你健身房等小巧便捷的崛起正在成为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也进入了单一经济。据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以智能伴侣为卖点的智能音箱市场出现爆发式发展,全国出货量达到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

武汉一家购物中心的迷你KTV。

如今,单身不再是衡量一个人幸福的标准。单一群体的增长不仅在衣食住行等各领域提供了新的消费市场。

当然,还没有离开单身群体的朋友也不用难过,因为作为单身群体的一员,你也为经济做出了贡献!

中国单身人口超2亿2

中国的单身浪潮已经来临。未来,单身人数将突破4亿。未婚和晚婚已成为普遍现象。世界上最著名的单身国家是瑞典,单身人口占51%,其次是美国和日本。单身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女性比例超过男性,结婚率持续下降,离婚率持续上升。年轻人买房独居已成为韩国的一种趋势。现在韩国的出生率已经跌破1,即育龄妇女平均每人生育不到1个孩子。

很多人认为结婚意味着两个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开始处理繁琐的关系。许多年轻人认为结婚没有绝对的理由。男人不结婚也能有长期稳定的同居生活,责任也很少。女人不用结婚就可以独立生活,不受婆家的困扰。现代社会对非婚生子女也有一定的宽容度。

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赚很多钱。闲暇之余,他们去健身房、旅行,训练和学习中有无穷无尽的事情可做。一旦结婚,他们的个人生活将面临巨大的变化。很多女人并不渴望婚姻。同时,离婚的成本也太高。很多未婚女孩现在都准备买房,给自己一种安全感和安心感。很多人甚至认为房子比婚姻更有保障。

现代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婚姻需要双方的配合。幸福的婚姻令人羡慕,但不幸的婚姻却随处可见。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认为婚姻不值得,需要牺牲事业和大量金钱。时间管理不一定能永远持续下去,不如专注于自己的理想。结婚人数减少,出生人数也随之逐渐下降,明年的出生人数将降至1000万以下。

很多女孩的愿望不再是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是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这个时代,男女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像父母那样为家庭奉献一生。年轻人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由。未来的单身人口将会有两个极端。一是大城市的单身高学历女性,选择更多;另一类是城镇和乡村的低收入男性。此后,农村个人条件较差的男孩失去了最后一张好牌,寻找伴侣就更加困难了。

中国单身人口超2亿3

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目前,独居人数正在增加。

摘自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新财经记者查询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发现,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超过1.25亿户,占比超过25%。 %。

为什么一个人的家庭规模这么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冯文猛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解读上述问题。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有125490007,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冯文猛:中国有1.25亿户单身家庭。这个规模非常大,占比超过25%,在国际横向比较中并不低。

从结构上看,我国目前的独人家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年单人家庭,即独居老人的家庭,另一部分是老年单人家庭。年轻的单身家庭。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老年人2.64亿。 2015年有关调查显示,空巢老人(老年夫妇户)和单身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已超过50%。近年来,独居老人数量进一步增加,而年轻人中的个体户现象也进一步增多。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代际价值观的分化、独身主义的兴起,我国单人家庭的规模和比例不断扩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简单地用或Bad来表征。但就其比重和上升速度而言,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空巢老人。中新网记者李培云摄

中新网记者:“一人户”数量如此之多,社会中的独居者似乎日渐增长,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冯文猛:现在单人家庭占所有家庭的四分之一。其背后有很多经济和社会原因。从具体内容来看,老年人和年轻人单人家庭增加的原因有所不同。

老年单人家庭方面,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也在进一步增加。总体而言,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如果其中一对老年夫妇先去世,则留下一名老人,成为独居家庭。与此同时,由于家庭观念的变化和代际价值观的差异,儿童和老人同居的比例越来越低。这些因素导致老年人中单户家庭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增加。

就年轻单人家庭而言,不少年轻人在就业初期选择独居。一方面,这是由于大多数年轻人属于跨地区流动就业,客观上无法与父母住在一起;对独立自由空间的渴望,如果条件允许,远离父母独居的比例也在进一步增加。

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住房条件改善,自我满足盛行,晚婚甚至不婚的人数增多。不同代际的价值观和认知有很大差异,代际生活引发的矛盾会更多。在此背景下,独居青少年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增加。

资料图。 (图文无关)中新网记者李军摄

中新网记者:家庭户平均人口跌破3,“一人户”规模增加,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挑战?

冯文猛:单人家庭持续增长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家庭养老金供给不足。独居老人的增多,需要加快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同时,独居老人也有自己的特定需求,比如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确保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增加居住环境的安全保障。因此,在养老服务建设中,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更加便捷、实惠、贴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总体来看,目前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但缺口也很大。

二是是否得到心理安慰。独居的人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如果他们长期独居,没有良好的情感渠道,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近年来,一些国家的自闭症患者数量有所增加,这与独居比例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虽然目前这一问题在我国所占比重还不算太高,但潜在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三是青少年家庭责任感淡薄。一般来说,独居青少年与家人的联系较弱,久而久之,他们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也会变弱。

四是影响生育和人口发展的问题。如果任由独居青少年数量增加,将对婚姻、家庭和维持适当的生育水平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这方面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中新网记者:“一人户”增多,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冯文猛:随着单身家庭数量的增加,单身经济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一些新需求迸发出来,也催生了一些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商业模式。

例如,单人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小型化已成为一大趋势。将会有更多满足一个人吃、穿、住、行等方面需求的产品,100克大米、50毫升威士忌、一人火锅、迷你家电、迷你KTV……将会有一个人的产品有更大的市场机会。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商业模式致力于服务独居人群。例如,为独居老人提供疾病监测和安保服务。解决独居年轻人不愿意做家务、不会做饭的服务。一般来说,很多原本由家庭提供的服务需要由社会来提供。订餐、家政等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把钱花在便利和时间上的“懒人经济”可能会变得更受欢迎。

此外,独居人群需要情感寄托,宠物等能够提供精神寄托的行业也将迎来大发展。这是亲情的替代品。还有智能管家、陪伴机器人也将成为有前景的领域。

总之,单一经济下,个性化、专属化、高品质的消费场景将更受欢迎。健身、旅游等各种以个人为导向的兴趣俱乐部也不断增多,这些都为独居年轻人提供了家庭之外充分交流和情感宣泄的平台。

中新网记者:在生育率下降、少子化、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公共政策应如何应对?

冯文猛:从历史变化来看,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而且这种变化趋势近年来更加明显。数据显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户均规模为4.33人,1964年上升至4.43人,1982年开始下降。户均规模为4.41人,2000年降至3.44人。 2010年下降至3.10人,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至每户2.62人,跌破三口之家。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家庭规模的变化,一方面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居民受教育年限提高、社会对“养儿防老”依赖减少、城镇化进程推进、生育和生育成本增加教育都导致了出生人数的减少。

然而,保持适当的家庭规模和生育水平是一个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上述趋势,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应对单人家庭上升趋势。

怎么做?一方面,要扭转不愿结婚、不愿生育的价值取向,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婚姻、家庭、生育的重要性,强调人口生育的意义,让更多人认识到生育和生育的价值。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有些人对婚姻、家庭、生育有负面印象。

独身主义兴起的时间不长,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长期独居会给自己的身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营造有利于婚育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形成更加积极的婚姻观、家庭观、生育观,而不是对婚育都采取冷漠的态度。一个人年轻时的生活确实很潇洒,没有养育孩子的烦恼和负担,可以为所欲为,但到了中老年,确实有些问题是一个人无法承受的。

同时,还需要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持。很多人主观上不愿意选择独居,但客观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处于这种状态。为了营造更好的婚育环境,一方面要提供更加全面的婚恋服务;缺乏个人护理和护理费用不足等分娩和育儿压力。